麦芽与谷芽临床应用类辨附伤寒论第三百

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7148070539626801&wfr=spider&for=pc

麦芽与谷芽临床应用类辨

麦芽、谷芽都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但在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尚须因症选用。

麦芽味甘、咸,性平。它的治疗作用以消食为主。是健脾和胃的要药。适用于食物积滞不消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和小儿乳食壅滞不化所引起的吐乳等症。由于它能消化水谷,所以,需用量大(30-60g)。生者能回乳,哺乳期妇女慎用,不用为宜。

谷芽味甘,性平。是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要药。常用于谷食停滞,健运失常所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另对病久脾胃不健、津液未复者,可用本品煮茶频饮,取甘淡气味而健脾生津。

需要注意的是,麦芽、谷芽的健脾胃作用与参、术不同,参、术为补益药品,不具消导作用,麦芽、谷芽是通过消化水谷而使脾胃恢复正常,不是脾胃虚弱得补而健运的意思。

麦芽、谷芽的功用虽然相近,但在具体应用上却有生用与炒用之分。一般讲,生用可以加强消导作用;炒用能增加健脾开胃之力。麦芽消运力强,谷芽和胃力胜。由于二者均属通补兼备,所以,常常相兼并用。

?

《伤寒论》第三百七十二条桂枝汤各家解说

汤歌:

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

解肌发表调营卫,啜粥温服汗易酿。

组成:

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大枣(切)各9g,甘草(炙)6g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煎服法:

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服取微汗)。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加减:

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禁忌:

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均当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

《伤寒论》条文: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

汤本求真《皇汉医学》

本条是述阴证之四逆汤证与阳证之桂枝汤证合并处,即下利腹胀满者,四逆汤证也:身体疼痛者,桂枝汤证也。而下利腹胀满者,重证,故先用四逆汤治之;身体疼痛者,轻证,故后以桂枝汤治之也。

?

曹颖甫《伤寒发微》

此节原文,当列《太阳篇》“医下之”条上,编纂者误列厥阴也。盖太阳失表,则内陷太阴而病下利胀满,医者误与阳明吐后胀满同治,下以调胃承气,遂至下利清谷不止。此病情之次第,可以意会者也。故未经误下,因下利而胀满,与因胀满而误下,至于下利清谷,均为四逆汤证。利止而表未解,至于身体疼痛,均之为麻黄汤证。若夫桂枝讹误,已详论太阳篇中,兹不赘(又按前后两条皆白头翁汤证,中间此条,亦夹杂不论)。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论述虚寒下利兼有表证的治疗法则。

腹胀满与下利并见,多属于虚。《灵枢经·经脉》说“胃中寒则胀满”,脾肾阳虚,温运失职,寒凝气滞则下利,完谷不化,腹胀满。“身体疼痛”,说明表证未解。里虚又兼有表证,所以要“先温其里,乃攻其表”,即先用四逆汤温里扶阳,等里气恢复,清便自调,抗邪能力增强之后,再拟桂枝汤以攻表。这是治疗表里同病而里气虚的一个法则。如果不遵循这个法则,先攻表,误发虚人之汗,就会造成亡阳虚脱的严重后果。张景岳对这一治疗法则作了很精辟的分析:“此一条乃言表里俱病而下利者,虽有表证,所急在里,盖里有不实,则表邪愈陷,即欲表之,而中气无力亦不能散,故凡见下利中虚者,速当先温其里,里实气强则表邪自解,温中可以散寒,即此谓也。”

?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下利,腹胀满”,虚胀虚满,这是一种阴寒下利。

“身体疼痛者”,这有表证。

痢疾呀,一来常常外有表证,有表证但表证不明显。像咱们前面讲那个“太阳阳明合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所现的是葛根汤证,恶寒的很,脉紧无汗,头痛。(本条)这一个都没有(那些表证所现症状),只是身上疼而已。

那么(本条)这个主要的(症状)是什么呢?是阴寒下利,这个是没说“下利清谷”,但准是“下利清谷”。

(本条)这个我们要舍表救里,“先温其里,乃攻其表”。这个里头虚、里虚寒,越攻表越坏。“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这前面讲过的。桂枝汤也讲过的。

?

?(不居解伤寒)

?这里或从两个方向去考虑:

①下利腹胀满:下利与腹胀满并见,属于虚性的病症,这里的胀满不能用佛手、枳壳等来消胀除满,用温补来解决这个胀满,可以理解为塞因塞用,用四逆汤温阳补虚,止利除满。

②身体疼痛:这是一个表症,一边有着里虚一边有着表实。“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有体痛结合条文应该用麻黄汤解表,但这里牵扯到里虚,如果再用麻黄剂大发汗就会更虚,产生虚虚之弊。不能用麻黄,但表还得解啊,就用桂枝汤。虽然桂枝汤条文未提到体痛,但这里身体疼痛解表必还是桂枝汤最合适。

《伤寒论》的方子,用起来还得圆机活法,脑袋一定得转。

成不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cd/10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