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中医在年有一个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癌系列中药及配制方法。该药分为治疗早、中、晚期肝癌系列中药。早期治疗肝癌中药由柴胡15g、白芍15g、三棱15g、莪术15g、青皮15g、木香15g、茯苓15g、枳实15g、当归15g、鳖甲50g、穿山甲25g、生牡蛎50、茵陈50g、郁金15g、马鞭草50g、金钱草50g、丹参15g、铁树叶3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香附12g、陈皮12g二十二味中药配制。
该发明具有可以避免由于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又具有固本培元,调理气血等优点。
中期治疗肝癌中药由柴胡15g、白芍15g、三棱15g、莪术15g、青皮15g、木香15g、茯苓15g、枳实15g、当归15g、鳖甲50g、川山甲25g、生牡蛎50g、茵陈50g、郁金15g、马鞭草50g、金钱草50g、水蛭3g、铁树叶30g、白术24g、白英30g、败酱草30g、虎杖15g、龙葵15g、八月札15g、九香虫6g二十五味中药配制。
晚期治疗肝癌中药由柴胡15g、白芍15g、三棱15g、莪术15g、青皮15g、木香15g、茯苓15g、枳实15g、当归15g、鳖甲50g、川山甲25g、生牡蛎50g、茵陈50g、郁金15g、马鞭草50g、金钱草5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虎杖30g、水蛭3g、猪秧秧30g、败酱草30g二十二味中药配制。
这个发明从药方配置上来说是很合理的,突出了不同时期的各个重点。
以下有很多著名专家的经验方,可供参考,但具体配方要请医生确诊后由医生给你配,不要自己乱配:
1.肝癌疼痛
(1)三王止痛膏(潘敏求经验方)
[组成与用法]大黄50g,马钱子15g,全蝎30g,干蟾皮30g,蚤休60g,山慈菇60g,姜黄50g,麝香1g,冰片10g,红花40g,桃仁50g,当归50g,血竭30g,莪术50g,蜈蚣30g,桂枝60g,制乳没各30g,细辛15g,各为细末和匀。
取酌量药粉调入凡士林内,摊于纱布上,贴敷肿块处,隔日一换。[功能主治]化瘀软坚,解毒止痛。主治肝癌疼痛。
[临床报道]用该膏贴敷治疗12例肝癌疼痛患者,止痛总有效率为93.3%,止痛平均持续时间16.6小时。
(2)肝外1号方(段凤舞经验方)
[组成与用法]雄黄60g,明矾60g,冰片10g,青黛60g,皮硝60g,乳香60g,没药60g,血竭30g。以上药物共研为细末,和匀,分成30g,或60g的小包。用时,用米醋和猪胆汁各半(若对皮肤刺激过甚,用米醋比例小于猪胆汁),将药1包调成糊状,外敷患处。药干后再醮以醋胆汁,使药面保持湿润。每日1次,每次敷8小时左右。
[功能主治]解毒,散瘀,止痛。主治肝癌疼痛。
(4)消痞止痛膏(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4)
[组成与用法]穿山甲,血竭,郁金,川乌,草乌,细辛,白芷,蟾酥,麻油,制膏。外敷。
[功能主治]软坚化瘀,理气通络,消肿止痛。
[临床报道]治例晚期肝癌疼痛,5贴为1疗程,1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者63例(39.62%),好转84例(52.83%),无变化8例(5.03%),加剧者4例(2.51%)。2.肝癌腹水(1)消水Ⅱ号(中医杂志,,3)
[组成与用法]生黄芪30g,牵牛子9g,车前子24g,猪苓30g,桂枝12g,大腹皮15g,莪术30g,桃仁12g,生薏苡仁45g。上药按一定比例配方,加工成外用软膏剂。用时于剑突至脐下10厘米、两侧至腹中线磨一薄层,在加敷料固定,每日1次,连续应用15日。每日1剂。[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主治癌性腹水。
[临床报道]治癌性腹水47例,结果显效(腹水消失、持续1个月以上)10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8%。
(2)育阴消水方(新中医,,3)
[组成与用法]广牛角4.5g,陈皮6g,肉桂6g,知母15g,黄芪15g,生地30g,车前子(布包)30g,仙鹤草30g,白茅根30g,丹皮15g,木香9g,大腹皮9g。水煎服。[功能主治]益气温阳利水。主治癌性腹水。
(3)温阳消水方(浙江中医杂志,,9)
[组成与用法]制附子9g,苏叶9g,陈皮9g,瓜蒌壳9g,木瓜9g,桔梗4.5g,吴茱萸4.5g,槟榔15g,生姜3片。水煎服。
[功能主治]温阳利水。主治癌性腹水。
3.肝癌常见并发症
(1)消化道出血
三黄泻心汤加减(《中华肿瘤治疗大成》)
[组成与用法]黄芩10g,黄连10g,大黄5g,法夏10g,党参10g,地榆15g,甘草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