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悦娅主任临证验案分享泄泻案

泄泻医案

上海市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王珺撰文

在跟随杨悦娅老师临证学习的日子里,感受杨老师不但治疗妇科疾病有着独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效果显著。而且在治疗内伤杂病方面也功底深厚,辨证周全,疗效往往异军突起。分享一例常见病却多年中西治疗未获常效,而在杨老师这里平凡用药却获不平凡疗效的案例。

病例描述

徐某某,右,年逾花甲。于年6月29日来诊。主诉:腹泻数年。

病史:患者痛泻反复已有数年,中西医治疗不瘥,每年冬春明显,入夏可缓。但今年冬春至今腹痛腹泻未能缓减,日行大便2至4次,质地溏稀。其有胃炎史十余年,伴有HP阳性;胆囊切除十余年;乙肝小三阳二十余年,时有肝功能波动。年11月因左侧甲状腺癌手术(乳头状癌),现服优甲乐1.5粒/日。辅助检查:年4月胃肠镜提示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肠未提示异常。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余正常。西医诊断:肠功能紊乱。

刻诊:自诉大便有腹痛,每日腹泻2至4次,质地溏稀,常年失眠,服安定1粒/日,纳可,口干思饮,两胁隐痛,畏寒怕冷。舌质嫩紫气,苔薄白少津,脉细弦。患者素体阳虚,内寒则气凝,脾失健运,又兼内伤情志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水谷杂下而发生腹泻。故此泄泻证属脾虚清阳不升,肾寒火不生土,肝郁木克脾土。治拟健脾升清、温肾暖土、疏理气机。

处方升降健脾丸(经验方)加减:

柴胡15g,葛根15g,炒枳壳9g,木香6g,炒白术15g,茯苓15g,乌梅6g,肉豆蔻6g,白及9g,党参15g,小茴香6g,炒麦芽15g川连6g。7帖

方用柴胡、葛根升发清阳以引脾之清阳气上升。枳壳、木香疏肝理气,与前药一升一降,恢复脾胃升降运化功能,以为君药。党参、白术、茯苓、白及健脾益气,止泻,生肌护胃。肉豆蔻、小茴香温中暖下,散寒止泻,上药健脾温脾以助君药之升发运脾。麦芽即可行气又可消食,乌梅酸涩收敛泄又可健脾开胃,黄连清理湿浊又防湿蕴蓄热以燥湿厚肠为佐。

用药一周,二诊来诉,服药后胃无不适,大便每日1-2次,质溏较前改善,睡眠有进,口干仍有,两胁肋隐痛,胃纳一般。唇暗红,舌质嫩微红,苔薄白少津,脉细弦。效应守法继进。予原方加减,加入谷芽、炙鸡金加强健脾消食功效。继服两周。

三诊患者大便维持正常,寐已安,纳可,晨起咽中有痰,口苦,精神转振,气色转润泽,胃舒。舌微红苔薄白,脉细弦。就于前方去小茴香。再诊时先后加肉桂、姜半夏、炒薏仁、九香虫等出入治疗又三周,大便已基本正常。嘱其忌食生冷,注意腹部保暖,调整情绪,放松心情。可停药观效。后续追防(患者时有因睡眠障碍或咳嗽等来就诊)至今效固。

按: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多、质地稀薄为特征的一种脾胃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患者素体阳虚,脾虚清阳不升,水湿不运,清浊交杂下趋肠道而频泻。冬春季节外寒内应,故而腹泻明显。加之其有胆囊切除史、慢性胃炎史,时常有情绪不悦肝气郁结,使气机升降失常。故治疗时既要健脾升清,温中散寒,又需理气运脾,恢复其正常的升降功能。观往之所治,多有温脾补脾而少运脾升清,更鲜有疏理气机升降之为。

杨老师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虚失健运,水谷不化,留而为湿为饮为浊,清气受阻,湿浊下趋交杂为泻。故泄泻所治当从益脾健脾是为常理。但若单从补脾益气以期能运湿,消饮、祛浊,往往临床取效甚微,则又当从常理思其变。脾胃居于中焦,是三焦之中枢气机升降之枢扭,是升清降浊的主体,在水谷精微的运化代谢中,脾之升清把水谷中之清津上输于肺,肺才能将清中之清宣发布散濡养周身,水谷中之浊则下输于肾与肠府,其中浊中之清者,下输于肾,通调水道由膀胱排出体外。浊中之浊者下归肠府,变化糟粕传导而出。如果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清浊不分,则单有补脾、健脾、益脾而忽视升脾、运脾,则在泄泻治疗中则会事倍功半,效无长效。况该患者,素体阳虚,寒凝气机;情绪不悦,肝气不疏,更有碍脾气升发,而泻利难愈。故临床治疗腹泻不单是着眼于“补脾”,而且更重要是在“运”脾,使脾胃气机运动起来,恢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发挥脾胃中焦斡旋机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脾胃强健。本案升清健脾温运,化湿收涩止泻而收远效。

杨主任在治疗该病患者过程中,同时还提醒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过食寒凉,调节情绪保持乐观。这也说明治病除了要正确辨证施治用药外,还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pz/7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