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能否服用复方斑蝥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086256.html
何新慧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为江南何氏世医第二十九代传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伤寒论》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三十多年,熟谙经典,活用经方,临证擅长辨证与辨病结合,尤善治疗脾胃病、妇科病等内伤杂症。
何新慧教授治疗脾胃病的思想核心是“脾胃诸疾,治宜和理”,即顺应脾胃相反相成的生理特性。通过调节升降、和理气血、平调寒热、虚实并理、调肝致和诸法,使中焦恢复“中和”状态。
今天我们分享一则何新慧教授治疗术后长期腹泻不止的病案,患者经过何新慧教授的中医药治疗调理后病情好转,基本稳定,体重增加18kg。
案
例
分
析
小肠坏死术后腹泻案胡某,男,66岁。初诊日期:年8月2日。患者因严重腹泻4月余,屡治无效而来求诊。患者曾行直肠癌术,术后1个月因肠系膜静脉栓塞致小肠坏死而行小肠切除术(切除约2米),术后腹泻不止。刻下服“易蒙停”,仍腹泻严重,昼泻20余次,夜间3~4次,粪质稀溏,甚至完谷不化,饱食则腹泻加重;纳可,腹胀;肠鸣,矢气多;下肢浮肿,体瘦,面色萎黄;舌胖暗紫、苔厚黄腻,脉弦。
诊断:泄泻
辨证:脾虚湿盛
兼有肝郁、瘀毒
乃虚实错杂之证
处方:炒白术,茯苓,黄连,木香,葛根,赤石脂,黄芩,生薏苡仁,车前子,泽泻,猪苓,八月札,炒川芎,益智仁等。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8月9日)
腹泻减,昼10余次,夜1次;腹胀、肠鸣减;下肢浮肿减;舌暗胖、苔中黄腻,脉弦。前方加炒党参、干姜。此方续服2月余,证情好转,但有反复。
三诊(10月16日)
近日晨、午大便各1次,下午至傍晚4~5次,晚10时1次,大多成形;舌暗、苔薄黄腻,脉细软。处方:炒党参,生黄芪,炒白术,茯苓,黄连,木香,葛根,赤石脂,生薏苡仁,熟薏苡仁,车前子,益智仁,熟附子,干姜,升麻,芡实,炙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焦山楂,焦六曲等。此方续服1月余。
四诊(12月6日)
“易蒙停”逐渐减量,每日大便5~6次,均成形,偶有腹泻增多,舌暗边瘀、苔白腻,脉细弦。以10月16日方去黄芩,加补骨脂、山茱萸。后以此方加减,续服3月余,证情稳定,体重稍增。
年3月23日,测血红蛋白g/L(原95g/L),红细胞4.24×/L(原3.88×/L),血白蛋白35g/L(原20g/L),证情稳定,大便约1次/4h,均成形。
复诊(8月1日):“易蒙停”已停服。近2月来,白天大便3次,夜间1次,均成形,体重已增18kg,面色渐红润,体力亦增强,守法以巩固疗效。
医
生
按
语
何师认为患者虽为久泻,却非纯虚,下肢浮肿为水湿内停之症,舌苔黄腻为湿热内蕴之象,若急用温补固涩,必致邪恋,故当以祛邪为先。初诊方以葛根芩连汤、五苓散加减化裁,佐以疏肝健脾、涩肠固脱,重在治标。
二诊时湿邪渐去,证情好转,故加入党参、干姜,在前方的基础上又化裁出理中汤、桃花汤之义,旨在温阳健脾与清热利湿兼顾,寒温并用,虚实并理,标本同治。
三诊时湿邪大减,故在前方基础上去猪苓、泽泻,加入黄芪、附子、升麻、山药、熟薏苡仁等,化裁出附子理中丸、补中益气汤等方义,以增强温中益气之力,佐以鸡内金、谷芽、麦芽、山楂、神曲健脾消食,消补兼行。
四诊时患者病情稳定,时有腹泻增多,苔由黄腻转为白腻,提示里热渐退,故去黄芩,以免过用苦寒;又因脾虚日久及肾,故加入补骨脂、山茱萸二味,是为脾肾双补之法,重在治本,佐以涩肠止泻、清利湿热、疏肝行气等诸法,使脾胃健运,升降有节。
本文摘录于《何新慧运用“和理法”治疗脾胃病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年第50卷第12期
专家介绍
何新慧主任医师、教授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隔周),周六下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何氏世医29代嫡传,上海市传统医学工程协会膏方专委会副主委。带教研究生41名,其中博士生21名。
何新慧是我国古老的中医世家“何氏世医”的嫡系传人。据史料记载,宋高宗绍兴年间,何氏先祖何沧来到青龙镇,其后裔何侃(4世)为上海第一个中医,亦是何氏上海地区的始祖。“何氏世医”代代传承,多年间共产生余位名医,其中22世何元长,23世何书田,24世何鸿舫均为一代名医,善治内、妇科疾病。传至何新慧已是第29代,并且达到了新的高峰!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痛风、慢性胃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子宫肌瘤、内异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因免疫异常、代谢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内、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治以及膏方调治。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