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热不清,就容易反复生病:
大家好,我是王医生,很多孩子生病,其实是积食导致的,但是很多家长很奇怪,他们无法观察到积食的存在,只能看到由积食引发的咳嗽、扁桃体发炎、腺样体肥大和感冒发烧等症状。因此,在给孩子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后,这些疾病总会反复出现。
就像曾经有位家长,我在给他讲疾病原因的时候,他给我说,“我不想知道孩子病怎么来的,我只想知道病应该怎么走”。
我觉得这种想法可能会害了孩子。
这也让我很无奈,孩子出现积食的问题,很容易引发体内的“热气”。当体内热气过多时,才会导致火气上升并蒸腾至咽喉部位,从而增加患病的可能性。
当孩子疾病爆发时,使用清凉药物来消除体内的“火”,可以暂时缓解身体不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抑制的“邪火”会再次反弹。
因为你用的清凉药,并没有把孩子的“火源”灭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孩子体内的火很快就又烧起来了。而且反反复复伤到了孩子脾胃,导致免疫力下降。
孩子积食内热,为万病之源:
积食生热生湿,体内湿气太重,孩子稍稍受凉,就容易引发咳嗽、咳痰,咳得严重了,还会引起支气管炎、气管炎、慢性肺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问题。
体内郁热太重,中医讲:火性炎上,保卫孩子身体健康的门户:咽、鼻、喉就容易被灼伤,导致孩子门户大开。病邪就容易从这个“缺口”攻入孩子的体内,就会形成所谓的“寒包火”。
肺主肃降,体内痰多阻塞经络,肺的正常功能受到阻碍,就无法控制毛孔的正常开合。除了口鼻,孩子的皮肤亦是一道抵御外邪的“屏障”。这个“屏障”出问题了,外邪就能轻易进入孩子体内作祟了。
总之,只要孩子的内热得不到有效缓解,孩子就容易频繁患病。你治好了咽喉问题,他又感冒;你治好了感冒,它又出现鼻炎、腺样体肥大等问题。总而言之,只有当你成功消除了“火源”,才能避免其在身体中四处引发混乱和点火行为。
如何给孩子灭火
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不光是“四处灭火”,还要抓住根本,把脾胃积食这个“老六”赶走,把脾胃的积滞消了。这样生火之源没了,火灭了,孩子不再生火、上火,家长就不用再四处灭火了。
给大家推荐一个我经常用的小妙方,叫“双芽水”,3岁以上用麦芽、谷芽各15g,煮给孩子喝,早晚分服。
那么谷芽和麦芽都是已经发芽的种子,它们具有很强的升发之力,可以清除孩子体内积滞,将这些积聚物排出。这样一来,内热的根源清除了,孩子自然就能少生病了。
家长会发现,孩子大便干结、经常上火、食欲不振、腹胀纳呆、舌苔厚腻、口臭、手脚心热、爱出汗等情况得到了改善。
如果你家的孩子喜欢吃肉,可以在里面加6g的山楂,如果孩子有便秘的情况,比如大便又干又硬、经常拉羊屎蛋、排便困难,可以在喝之前加入适量蜂蜜。如果孩子排便困难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加淮山药6g,鸡内金3g。
我是中医王道涵,主攻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脾胃虚弱相关的儿科问题,其实孩子很好养,只要我们及时发现生病的“苗头”,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的把这些病邪压下去,平时调养好脾胃,孩子基本很少生病。
#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