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如何防治肥胖ldquo三高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m.39.net/pf/a_6358226.html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   以上九点,具备了五点以上,就可以确诊为“油腻”了,也就是阳虚或痰湿体质了。

   痰湿体质的危害很大,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三高最喜欢痰湿体质了,凡是痰湿体质的人要么高血糖要么高血压要么高血脂要么高尿酸。

  中医有一句话叫做“怪病皆由痰作怪”。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这句话不是说世上罕见的怪病都是由痰引发的,而是说很多寻常普通的病很奇怪,用了很多方法就是治不好,原来是痰作怪,只要把痰化掉了,这些病不治而愈。

  比如有很多女人的失眠吃了很多安神的药怎么治也治不好,把痰化掉就好了。比如很多人眩晕,怎么也治不好,把痰化掉就好了。还有的人迁延不愈地咳嗽,吃点肥甘厚腻就咳嗽,止咳的药吃了很多也不见好,把痰化掉就好了。还有的人莫名其妙的恶心,胸闷,尤其是躺着胸闷,以为是心脏病,检查心脏没啥事,只要把痰化掉就好了。

  也有一些世界疑难杂症也是由痰作怪,比如癫痫、躁狂症、精神病。

  所以,如果你会化痰,真的会治疗很多病。

  那么这个痰到底是什么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痰由湿转化而来,先有湿再有痰。也就是说不是人人都有痰,但人人都有湿气。这湿气会慢慢凝结成比较黏腻的东西,变成无形之痰和有形之痰。无形之痰弥漫你身体每一个部落,你看不见摸不着也吐不出来,比如很多人睡觉打呼噜,这就是无形之痰,是痰阻息道,呼吸不畅导致的。比如有的女性总觉得喉咙有异物感,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这也是无形之痰在捣鬼,无形之痰与邪气相结合。

  有形之痰比较好解释了,就是我们吐出来的痰。吐出来的痰有白痰、黄痰、绿痰、黑痰。白痰说明身体有寒,黄痰绿痰说明身体有热,黑痰说明这个人烟瘾很重。

  如果一个人痰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对此中医有很好的解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痰看似是身体的垃圾,其实是一种精微物质没有被运化没有被利用变成多余的垃圾存储在我们体内。也就是说脾虚了,脾的运化与肺的宣化出了问题才会导致痰湿越来越多。

  很多人有痰,用了很多化痰的药一时见效,过一段时间又有了,这就是没有解决脾的问题。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不但要运化食物中的精微物质,还要运化水液。如果脾的运化失调,身体的废水就排不出去,被脾运化到肺里,肺的宣化功能是有限的,多余的化不掉只好变成痰湿,存在肺里。

  很多人有痰,健脾的药吃了很多,痰还是化不掉,那是因为肺里面的痰没有被清理掉。

  所以,加强脾胃的运化能力和肺的宣发能力才是治痰之道,还有就是要温肾助阳,当你的肾阳充足了,肝脾气机得升,脾肺的气机得降,自然清阳上升,浊阴下降,身体健康了,治标又治本。

  问题来了,有哪些治标又治本的方子呢?先给大家推荐一个千古名方化痰方:二陈汤。

  这个方子宋朝就有了,老百姓已经用了近一千年,它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方: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9克、炙甘草5克

  按照前面的思路,治痰一定要治脾这是治本,治本用什么?这里用的是陈皮与甘草。陈皮健脾行气,燥湿化痰。很多人认为陈皮主要作用是化痰,其实是误解了陈皮,陈皮它的首要任务是健脾行气。陈皮为什么能够健脾?因为陈皮性子有些温,而脾就需要温,绝对不能凉,脾得温则运。所以陈皮能够温脾,让脾健运起来。陈皮还有一个特效,有一股特别的芳香,脾喜欢香,芳香能够醒脾,能够化浊,凡是芳香的东西都能够叫醒脾胃,比如藿香。

  脾胃一旦从慵懒中醒来,它就会卖力地干活,而且干得很痛快。

  痰不怎么多的人其实直接用陈皮泡茶喝就可以。这一点我们真要学一学很会养生的广东人,在南方,湖南、四川都喜欢用辣椒祛湿,唯独广东人不用辣椒祛湿,为何?广东也很湿热啊,因为他们有更好的祛湿神器,那就是陈皮。广东人经常用陈皮泡茶喝或者炖汤喝。所以最好的陈皮在新会。

  炙甘草则是直接补脾的,补充脾胃的津液气血,张仲景补脾最喜欢用甘草。甘草等于直接补充物资,陈皮等于加强交通运输能力,补了脾又健了脾,脾的问题就解决了,痰的来源就解决了。

  肺为贮痰之器,怎么把这个器皿里面的痰清理出去呢?如何给肺洗一个澡,让肺舒舒服服清清爽爽?这里就要用到半夏了。半夏是化痰神器,没有之一,任何化痰的方子都离不开它。它是一味祛邪很猛的药,而且它有降逆的作用,就是让上逆的气机下来,不要上逆,上逆本来就是不正常。比如咳嗽、打嗝、流鼻涕、流鼻血、呕吐等都是上逆,这个痰湿阻碍肺气与胃气的下降,原本该肃降的不肃降,这个半夏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用茯苓的意思呢?

  前面说过,先有湿气再慢慢有痰,如果把湿气去掉,痰自然就少了。这个茯苓地球人都知道啦,它是祛湿利水高手。茯苓基本没有什么味道,中医把它叫做淡味,淡味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渗湿,把身体多余的废水通过小便的形式排出去,润物细无声,让你觉察不到。

  这个二陈汤是化痰方子中的鼻祖,如果你是寒痰,就是白痰那种,什么都不用加也可以加点干姜6克。如果你是热痰,黄痰那种,可以加点黄芩6克、竹茹30克。

  这个方子有中成药叫二陈丸。一般药店都有,如果没有可以去网上的药店买。买不到就自己煎药。一天一次。 这个时代真的很需要二陈丸,因为这是一个营养过剩的时代,我们的身体垃圾太多,就像一辆超重运行的卡车,如果卸下负重,就会一身轻松。很多人感觉自己有气无力,很疲惫,以为很虚,需要补,其实只需要泄,需要通,用上二陈丸一阵子后,什么补药都不用吃,反而觉得身体轻盈起来。

  很多人吃补药上火,就是身体痰湿太多了,建议先用二陈丸开路,扫清障碍,然后再吃补药,这样就不会上火了。

是不是用了二陈汤一定有效呢?当然不是,如果痰湿寒湿郁滞太重,用了作用就显弱了。再来看看扶阳医学治疗痰湿寒湿中阻,最常用的藿香正气散加减法,我们叫“藿香法”。治脾虚湿蕴初始之法,它能让你从不能吃饭,到调理后胃口大开;让你不能排便到二便通利,不能睡觉,到安然入睡…

千古名方——藿香正气散

《温病条辨》中焦篇以宋代的《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为基准,变化出五个加减正气散,首先看基础方——藿香正气散的组成:藿香、紫苏、白芷、桔梗、白术、厚朴、半夏曲、大腹皮、茯苓、陈皮、甘草,原方为散剂,可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煎服。此方主治病证为:外感风寒,内伤积滞,四时感冒。但偏于夏秋季节肠胃性感冒效果较好。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胸闷泛恶,肠鸣腹泄,舌苔白腻者。

吴鞠通依上方化裁出的五个加减正气散,如下:

一加减正气散是为“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而设(藿梗、厚朴、杏仁、茯苓、广皮、神曲、麦芽、菌陈、大腹皮)。中焦湿温,无须解表。故去紫苏、白芷;病在中焦无须上提故去桔梗、甘草;病为湿温去术之温燥;藿香用梗,取其走中不走外;加杏仁利肺与大肠之气;茵陈宣湿郁;茯苓泻湿热之胜;麦芽升脾胃之气。

二加减正气散(藿香、厚朴、陈皮、茯苓、防己、通草、薏苡仁大豆卷),仍治湿郁中焦,证变:“身痛、便溏、脘闷、苔白、脉象模糊。”病机为湿郁三焦,经络受阻,脾胃升降失常。仍取正气散之藿、朴、陈、苓祛湿滞;加防已走经络中湿郁;大豆黄卷能化蕴酿之湿热;由于“便溏”不比上条之“大便不爽”故加通草;薏苡仁利小便以实大便。

三加减正气散(藿香、厚朴、陈皮、茯苓、杏仁、滑石)病机为“秽湿着里,久则酝热”,症见“苔黄、脘闷”,取正气散之藿、朴、陈、苓泻湿满,加杏仁利肺气,滑石清利湿中之热。

四加减正气散(藿香、厚朴、陈皮、茯苓、草果、神曲、山楂),病机为“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脾阳为湿阻而不运,症见”苔白滑,脉右缓,仍取藿、朴、陈、苓加草果、山楂,神曲以运脾阳。

五加减正气散(藿香、苍术、厚朴、陈皮、茯苓、防己、谷芽、腹皮)治“秽湿着里”,症见“脘闷、便泄”,病机为湿困中焦,脾胃不和。仍用藿、朴、陈、苓外,又选原方中大腹皮、苍术运脾气,加麦芽一味升胃气。

五个加减正气散均为“湿温之邪,蕴结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以治以祛湿除满,芳化渗泄,虽均用正气散为主方,但由于湿温病中的湿重、热重,在脾,在胃,在肠,在经的不同,方剂加减亦随病机有所差别。而五个加减正气散治疗各有所侧重,即一加减调升降,二加减宣经络,三加减利湿热,四加减运脾阳,五加减和脾胃之不同。

当然用药是需要看中医时随证加减的,最常用的几味药:藿香、厚朴、陈皮、茯苓;加上二陈汤的半夏、生姜,这些药都是主降的,现在的人都是降的机制不好,才导致“三高”、肥胖、失眠等慢性病。所以治病首先应该调理脾肺、脾胃升降气机,再佐以化痰除湿,然后再循序渐进运用扶阳填精、培补气血的一些法。

痰湿体质的人,另外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第一就是好好养你的脾胃。

  十人九胃,小伙伴们想一想自己的脾胃到底是怎样被糟蹋坏的?话不多说,只送小伙伴们四个字:好好吃饭。

第二,肥甘厚味一定要少吃甚至不吃。

  肥甘厚味都属于滋腻的东西,脾胃需要消耗很多的气血才能运化它们,吃多了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

  具体来说,油腻男一定要少吃肉,油腻女一定要少吃甜品。这是痰湿产生的两大来源。

第三,适当运动锻炼。

  适当运动是祛湿化痰的最好方法,没有之一。注意是适当运动,不是盲目运动,整天把自己弄得大汗淋漓疲惫不堪,这反而会扼杀你的气血。

  到底怎样算适当运动?以自己的身体感觉为主,以微微出汗为主,以运动后轻松舒服为主。

第四,就是忌食生冷,顾护好你的阳气。

痰湿的根本还是阳气不足,我们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劳倦内伤、逐名逐利都会导致你的阳气和正气受损,要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才是杜绝痰湿生成的王道。

当你的身体外邪(风寒)、痰湿祛了,中焦的道路打开了,这时候就可以运用扶阳医学里的温补法,来修复损耗将尽的脾肾阳气了,治病求本,这里的本就是指先天肾气和后天的脾胃之气。桂附理中汤兼顾了补脾益肾,当你的脾肾阳气充足了,所谓的疾病就会离你逐渐远去,健康的争取其实也是很容易的。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cd/5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