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根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这不是什么牛逼的故事,只是一个普通女孩不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的心路,在心智成长的地图上,不断拼凑那些碎片,在废墟中一砖一瓦重建自己的世界观。
清明节回家,师弟来余姚北高铁站接我,闲聊之中,他说他今年32岁了,然后我在心里默默减了5岁后,大声惊呼:天呐,那我今年27岁了,我竟然27岁了,我一点都不知道耶!师弟是90年出生的;而95年的我也悄悄步入27岁,对此是又惊又喜,感觉自己好像长大了,感觉自己又好像还没长大,记忆中的自己,好像永远是那个18岁的女孩...
二十又七岁,内心是经历了很多很多转变以及很多很多成长的,突然到了某一个临界点,然后就产生了质变的一些效果。在这个人间美好的四月天,昨天又刚刚过了自己生理年龄上的生日,其实是非常愿意聊一聊自己内心的成长的,我能感觉到自己更自信,更笃定,更有力量了,我能感觉到生活更美好了,我能感觉到身边所有的人都更可爱了,我爱这个世界,我爱这趟生命旅程。
01
出离“受害者”模式
我第一次清楚地看到,我竟然在信念中不断来加强自身的不幸,好让这个不幸可以为我来服务,可能是通过向别人“不幸的诉说”,来博取到别人的同情进而是赞美这一目的,来显示自己的“独一无二性”,来显得自己很“了不起”。
我是如何看到自己思维背后这一运作过程的?
大概是我和不同任课老师的几次谈话以及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一本书,我突然就“顿悟”了,天呐,我此刻很幸福,但我却不断需要强调“不幸”才能来支撑自己的生活,当我看到这个模式的那一刻,又觉得喜悦,又觉得恐怖。喜悦是自己终于找到了这个罪魁祸首;恐怖是觉得原来一直都是自己让自己不幸,我竟然是故意而为之。
17岁的时候,经历了抑郁,经历了吃大把的安眠药,经历了想割腕,想跳楼,经历了辍学,有一天,实在绷不住了,对家人大吼:既然你们没办法给我幸福,你们为什么要带我来到这个世上,你们就不该带我来到这个世上。
当我回看,这是一句超级有力量的受害者言辞,把自己经历的一切不幸,都归因于你们的错误,你们的自私,你们的无能,而我,就是无辜受害者,小羔羊。
经历了差不多10年探索,直到27岁,才终于看到,自己文章,语言背后内心的诉求。其实很多伤痛,早已经对我无法造成任何伤害,因为我不管是内心还是身体都已经较为强大,但是我曾经自己逼着自己不断去强化自己的不幸经历,跟人诉说悲惨经历,写文章抱怨,明明可以活得很快乐,硬是把自己活成了“怨妇”,当我看到自己背后的行为模式后,终于会心一笑,我懂了。
往事之所以为往事,说明都已经过去了。你可以选择抓着曾经痛苦的一些记忆,抓着那些你认为不太好的人,然后怼天怼地怼空气,让这些事对自己的一事无成负责;你也可以选择洒脱勇敢一点,幽默地自嘲一下,然后说,之前的序曲都该翻篇了,人生终于终于要重新开始了,好期待耶~
花了27年,在无数的量变中,终于迎来内心成长的质变。这可真是太了不起了!这妞,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在整个过程中,我是没有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的,我只是不断观察生活,不断观察自己,不断从优秀的人身上学习,不断从快乐的人身上汲取能量,我自己成功地作为自己的心理医生,智慧地解决了从小困扰我至今的一个巨大成长阻碍。
很多人夸过我“勇敢”,但我觉得“勇敢”,应该不是那些外在的表现,譬如“17岁高中辍学了”、“骑着个小破摩托车就突突突去环游中国了”、“没上过大学就敢跳过本科直接去考研”,我觉得更勇敢的是,当我看到自己不断在通过诉说不幸来获取力量,当我看到自己活得如此自怨自艾,我有选择的力量,我选择去活得开心,我选择丢弃固有20多年的模式,选择重新打破自己的世界观来一砖一瓦重建,选择做目前快乐的“研究生”角色,选择以后做快乐的“妻子”角色,选择以后做快乐的“妈妈”角色,选择以后做快乐的“奶奶”角色,人生真是充满无穷可能性。越想越快乐!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80岁还可以骑哈雷摩托车的年轻老太太;也能成为80岁还在快乐练习瑜伽的年轻老太太。人生这趟旅程,多美啊!
当你逃脱了受害者模式,困难挫折来的时候,就让它自然地发生,不把这些苦难归因于他人的时候,当你全然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时候,你是勇敢的,无畏的,快乐的。事来则应,事去不随,这是我从云舒老师这儿学到的很重要的人生智慧。
02
转山转水转佛塔
如果有一天,当我回忆我的青春,我一定是了无遗憾,我的青春活得如此恣意潇洒,丰富多彩到可以写一本个人传记。
抽过烟,喝过酒,爱过别人,也被别人爱过。
17岁,以一人之力,挡万夫之干涉,说从重点高中辍学,就从重点高中辍学。然后,我经历了端盘子,流水线工人,摆地摊等等一系列不好好读书的恶果。终于用血泪的教训明白了古人所说的“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底层逻辑原来是在理的。但就算如此,依旧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犯错了就是犯错了,与其一辈子遗憾抱怨不得志,不如尽早改过自新。
18岁,单枪匹马,元钱,就敢一个人骑自行车去西藏。等等==,我在写这条文字的时候有点恍惚,我都觉得这个牛逼的人不是我。
21岁,单枪匹马,一个人出国去泰国旅行,第一次办签证,第一次买国际机票,第一次出国旅行,泰国甲米兰塔岛。
23岁,单枪匹马,一个人骑摩托车开始环华摩旅计划,元的国产春风狒狒摩托车,它竟然真的办到了;cm的小个子女生,她竟然真的办到了。
24岁,孤军奋战,一个人享受孤独,与梦想为伴,无数次想放弃,无数次咬牙坚持,她创造了自己生命的奇迹,她竟然通过点滴努力考上了研究生,这个没上过大学,没有同学,没有研友的女娃子,她就这么“蹭”地考上研究生了,还考了初试高分,专业第二。生命中这个戏剧化的情节堪比电影《风雨哈佛路》,堪比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所以如果你不尝试,你怎么知道那个成功的人不是你呢?
25岁,依旧在转山转水转佛塔,寻找自己,寻找生命答案的路上,依旧被那道封印,“自卑”、“自负”、“讨好型人格”、“社交恐惧症”等问题封印地死死的,内在的能量始终找不到释放的缺口。我怀着“赤子之心”“风餐露宿”再次来到了神山冈仁波齐脚下,渴望寻找到答案,直到经历了气愤分手、独自手术、迷茫彷徨,我才慢慢从黑暗中明白神山想教给我的这一门功课:你要找的答案,不在于转山转山转佛塔,不在于逃避世俗隐居世外,不在于你以为的这个“灵魂伴侣”,而在于生活本身。你要去平衡好你与金钱的关系,持续无意义地旅行,持续的重复是找不到答案的,就算你骑自行车环游了世界又怎么样呢?那除了成为吹牛的资本,那背后更深层的意义何在?你要去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在害怕什么,在逃避什么,跳出旅行以及流浪这个舒适圈,去面对真正的生活。
时光流转到年,当我重新睁开眼,感受这个世界,感受上海这座城市,感受我的家,感受我身边的朋友们,我第一次充满了极致的感恩与喜悦。
03
被接纳,被认可
任何事情,都有内因与外因。我在内因上,虽然走得慢,但从未放弃过努力。关于外因,我很想认真地感谢一些人,一些事,这些被认可,被全然接纳的经历,真的是一种极尽美妙的人生体验,的确是巨大的生命能量,给我的人生赋能,让我不再自怨自艾,让我能冲破那道“业障”。
我丝毫不避讳承认,我之前的生命中一直都带着很深的“业障”,而且我通过不断的诉说,不断的回忆痛苦的经历,被伤害的经历,来强化自己不幸的事实,来博取同情,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