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恺医案五

九、补肾健脾养血法治愈滑胎一例

徐某,女,30岁。

初诊∶年4月22日。

主诉及病史∶结婚5年,自然流产4次(年、年各流产2次),均为早孕2个多月便自然流产。月经基本正常,23~30天1个周期,持续3~4天,经期有中度腰腹痛。末次月经4月11日。

诊查∶舌暗红,脉细弱。

辨证;滑胎(习惯性流产),证属脾肾虚损。治则∶补肾健脾,佐以养血。

处方∶菟丝子30g熟地25g杞子15g党参25g白术15g当归12g10剂

二诊;5月10日。本次月经5月7日来潮,昨天已净,经行时仍有轻度腰酸腹痛,但较前轻快。舌质稍红,少苔,脉弦细滑。经净以后,阴血耗损,便有肝肾阴不足之象。治宜滋养肝肾,佐以养血舒肝。

处方;杞子15g黄精15g女贞子20g桑椹15g桑寄生20g旱莲草15g白芍12g首乌20g青皮6g

三诊∶6月24日。自上次月经来潮后,现逾期18天未潮,自觉恶心呕吐,腰酸腹胀,并有轻微下坠感。小便乳凝试验阳性。此为早期好娠反应。舌瘦薄淡暗,脉弦细略滑。考虑其曾滑胎4次,目前虽无先兆流产征象,但为预防计,治应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处方∶党参30g白术15g茯苓25g菟丝子25g川断15g首乌30g陈皮4.5g7剂四诊∶7月30日。服药后症状如前,已孕80余天。胃纳尚可,二便正常。仍守前法,照上方去茯苓,加桑寄生20g、白芍12g。

五诊∶9月9日。妊娠已4个多月,除有腰酸痛外,无其他不适。舌较前红润,脉滑略细。以往4次滑胎均在妊娠2个月左右,现已4个多月,未见阴道流血。胃纳、精神均好,说明胎孕已基本巩固,但仍应固肾健脾,使先后天充足,以保胎元。

处方∶菟丝子25g川断15g桑寄生15g金狗脊15g首乌30g党参15g白术15g白芍10g

嘱其每周服2~3剂,服至6个月为止。年1月初正常产下1男婴,母子健康。

滑胎,又称屡孕屡堕,原因有胎元禀赋薄弱,如某些遗传性疾患或父方精子不健;亦有因母体肾气,不固,无以载胎,而致滑坠者。对于后者,应以补肾固气,为主,佐以养血。可用寿胎丸加参、芪、术、甘为主,适当佐以熟地、黄精、首乌以滋肾养血,务求肾脾兼顾,气血双补,阴阳调治,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若无阴道流血而见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者,可去阿胶,以免腻滞。此外,凡有早期流产史者,应于下次妊娠前加以调理,妊娠以后必须禁绝房事,以免耗损肾气,扰动冲任;此点极为重要,否则端恃药物,亦属徒劳。

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法治拾愈产后不寐一例

肖某,女,29岁。

初诊∶年9月11日。

主诉及病史;从第2胎顺产后第1天开始,至今2个月余彻夜不寐,或经几夜失眠后稍能入睡,但寐而易醒,醒后又不能再入睡。伴头晕,腰痛,极度疲倦,纳呆,脱发,经治疗无效。因缺乳,婴孩已自然断乳后由家人行人工喂养。

诊查;患者面色青黄无华,舌淡暗,尖边有小瘀点,苔黄腻,脉沉细弱。辨证∶此属产后失血,伤及心脾,阴血内耗,神不守舍所致之产后不寐证。治法∶补益心睥,养血安神。

处方;柏子仁12g夜香牛12g磁石30g北沙参15g夜交藤30g茯苓25g干地黄25g乌豆衣15g桑寄生30g4剂

二诊∶9月25日。服药后夜间稍能入睡,仍觉头晕腰痛,疲倦。月经9月22日复潮,量较多,现将净。舌淡暗胖,苔微黄腻,脉弦细缓。守前法,加入制首乌、丹参以加强养血宁神之效。

处方;柏子仁9g夜香牛15g夜交藤30g制首乌25g磁石30g钩藤15g茯苓20g丹参20g桑寄生15g4剂

二诊;10O月9日。产后3月余,服药期间睡服好转,但停药后仍失服,脱发严雷。头晕腰痛。舌尖红,质暗红,边有小瘀点,苔白,脉弦细缓。"发乃血之余",脱发严重乃血虚之证。在前法基础上重用首乌、熟地以补而血。

处方∶柏子仁9g夜香牛15g夜交藤30g磁石30g桑寄生25g丹参15g茯苓15g制首乌30g熟地20g鳖甲30g4剂

四诊∶10月16日。睡眠好转,能入睡,头晕疲倦稍减,仍脱发,头顶至枕部有麻木感,纳欠佳。舌暗红胖,苔白,脉弦细缓。已能入睡,病有转机,仍守前法。

处方∶丹参15g党参15g桑寄生30g鸡血藤30g夜香牛20g制首乌30g乌豆衣15g炙甘草6g白术12g4剂

五诊∶1O月30日。睡眠渐见,好转,伯纳差,口淡,腰痛。舌暗红胖,苔薄微黄,脉右弦细、左沉细弱。按纳差口淡舌胖为脾虚之象,在养血安神之中,佐以健脾开胃之法,俾气血生化之源健旺,则诸疾可除。

处方∶丹参15g制首乌30g谷芽30g夜交藤30g苏叶9g桑寄生30g夜香牛18g云苓18g怀山药18g

4剂,每天1剂。

六诊;11月30日。半月来失眠已除,每夜可熟睡6个多小时,精神爽,胃纳进,但觉腰酸痛,矢气频。古尖村稍暗么,苔白。脉义,细乐弱。脾功自户谢怀复。腰为肾夕床,腰酸痛。脉江

细为肾虚之象。拟补肾养血为主,佐以行气止痛。

处方∶夜香牛20g柏子仁二9g夜交藤30g桑寄生30g续断15g乌药12g金狗脊15g茯苓20g佛手12g

4剂,每天1剂。随访半年,疗效巩固。

"不寐"即所谓失眠,原因颇为复杂,证有虚有实。张景岳指出;"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

无,邪者皆虚。"本例为产后阴血骤虚,不能上荣干心而成"营气,不足"之不寐,故治宜养血为主。

而患者胃纳差,养血不宜滋腻碍脾。以制首乌、桑寄生、乌豆衣养血,取其养血而不腻;茯苓、怀山药、谷芽健脾开胃。再用柏子仁、夜交藤、磁石、丹参养心除烦,镇静宁神,标本兼顾,使阴血充足,心脾畅健,神志安宁,不寐之证因而得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gx/8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