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3个原则2个方子,助孩子体质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http://m.39.net/pf/a_4800901.html
  

  

昨天5月5日是今年的立夏节气。立夏过了,夏天也就正式拉开了序幕。从春进入夏,我们家长对于孩子的日常养护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才能更好地顺应时节,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立夏刚过,今天我所在的郑州最高气温就达到了33℃,相信大家能明显感受到温度的上升。炎热的夏天来了。

立夏除了标志着夏天的到来,也标志着自然界万物由“春生”到“夏长”的一个重要转折。夏天是阳气宣发的季节,是“养长”的季节。进入夏天后,农作物浇灌得好就会竞相生长。

养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家长能抓住立夏后的这段时间,掌握好调护的技巧,那么孩子就能充分吸收营养,个子就能猛长一段。对于体弱多病的孩子来说,夏天养护得当,驱除体内寒邪,体质也会慢慢好转。

夏季养娃原则1:养心

四季(中医认为有五季,夏季后多了一个长夏)的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这段话就说明了春主肝,夏主心,长夏主脾,秋主肺,冬主肾。

懂得这个规律后,不管是大人的养生保健,还是孩子的日常养护,都要顺应四时变化做出调整。

“夏气与心气相通”,“夏应心而养长”。春入夏之后,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孩子容易心火旺,出现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的情况。

因此,夏季养娃的第一个主要原则就是——颐养心神,以“养心”为主。

日常我们总强调脾胃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可能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心属火,脾属土,按中医五行理论讲,火生土,也就是“心火生脾土”,心是脾的母脏。脾的运化功能需要心阳的帮助,所以养心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夏天。

夏天只有把“心”养好了,孩子的脾胃才能更好地工作,来运化吸收营养。

夏季养娃原则2:养阳

立夏时节,自然界阴消阳长。天人相应,人体也处于同样的状态,所以夏季帮孩子养阳,保持阴阳平衡很重要。做好温补阳气的工作,就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比如我们大家很熟悉的三伏天灸,为什么能够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但很多家长可能会有疑问,夏天已经这么热了,为什么还要助阳,“热上生热”呢?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气候炎热向外升散,人体的阳气也是向外升浮的,浮越于体表,所以这时候,机体的内在反而是比较虚寒的。

因此,虽然夏天气候炎热,却是脾胃最为虚弱的季节,再加上小儿喜食寒凉瓜果、冷饮等会对脾胃阳气造成更大的伤害。

相对于冷饮、生冷瓜果等寒凉之品,夏季脾胃更喜欢生姜、红枣这类温养脾胃的食物。所以想要孩子脾胃好,少生病,夏季忌冷食是关键。

尤其是素体虚寒的孩子,夏天阳气外泄让体内本来就不充足的阳气更加缺少,容易导致内脏虚寒而生病。这类孩子通过三伏灸可以驱散体内寒邪,温养脏腑阳气,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所以说,别看夏天天气炎热,我们反而要更加小心地顾护好孩子的阳气。记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孩子就能少生病。

夏季养娃原则3:养津液

养津液,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夏天天气热,孩子爱出汗,所以要注意补充津液。

更深一层来说,应该要避免孩子在夏天过量出汗。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汗为心之液”,出汗多容易耗伤心气。夏季重在养心、调心,所以要避免过汗;

二是“气随汗泄”,出汗过多还会造成孩子体内阳气的不足,违背了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天一定要避免孩子玩儿得太兴奋,大汗淋漓。如果孩子出汗较多,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津液。

夏季养娃:2个方+3件事

上面讲的养心、养阳、养津液,是夏天养护孩子需要注意的三个基本原则。除此之外,夏天还是孩子某些常见病的高发季,家长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用好2个保健方,未病先防

夏天气温高、湿气重,孩子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暑湿感冒等问题。另一方面,孩子饮食不知节制,夏天贪凉嗜好冰冷的食物,刺激肠胃就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寒湿泻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日常要注意让孩子饮食清淡,以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油腻辛辣和寒凉生冷的食物要少吃。可以适当多吃一些乌梅、荸荠(又名马蹄)、莲藕、山药、绿豆等食物,既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此外,夏季湿热,也是病毒细菌肆虐的时候,孩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邪毒的侵袭而生病,特别是各种传染病。这里给大家推荐2个方子,可以用于日常保健预防疾病。

健脾养胃方

材料:怀山药20克,白扁豆15克、陈皮3克、党参6克、炒谷芽6克。

做法:所有药材浸泡半小时后放入砂锅,大火煮沸,然后小火慢熬30-50分钟。

功效:健脾消食,补益肺脾。适用于脾胃弱,体质差反复感冒,面色差,胃口不好的孩子。每周1-2次。

丁樱儿童健康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gx/8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