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澜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建立健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6月4日,澜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评审会在县文化馆举行。
本次推荐申报共涉及14个非遗项目类别的50名艺人,其中:拉祜族芦笙舞技艺8人、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技艺18人、拉祜族摆舞技艺2人、拉祜族竹编制作技艺2人、拉祜族响篾制作技艺1人、三脚歌技艺8人、传统手工制茶技艺1人、拉祜族鸡制作技艺2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1人、富东腊肉制作技艺1人、谷芽糖制作技艺1人、哈尼族碟结碟锅技艺1人、土锅制作技艺1人、布朗族弹唱技艺3人。
此次推荐的依据是根据普文旅联发[]1号文件精神要求,即:能熟练掌握某项县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艺,并在该领域内比较有影响且德艺双馨,热爱传统文化,常年组织开展传承活动的艺人。
为加大澜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和壮大传承人队伍,促进和发挥传承人传、帮、带作用,澜沧县文化馆根据普文旅联发[]1号文件精神,结合澜沧县实际情况,从年2月开始,组织专业人员先后分批分期深入到上允、竹塘、东回、勐朗、糯扎渡、惠民、富邦、木戛、富东、南岭、酒井等11个乡镇,共普查收集、整理了14个项目类别、50个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料。
本次评审会邀请到了澜沧县原政协副主席、云南省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委员会会长李忠瑞;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原局长,云南省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李扎迫;澜沧县人大民族工委主任,澜沧县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赵余聪;澜沧县民族宗教事务副局长钟学荣及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刀义和等非遗专家15人担任本次推荐会的评审老师。评审会上,评审专家严格按照此次评审原则、标准、流程,对申报项目文本、照片,视频资料等逐一评审。评审过程中,各位评审专家着重围绕传承人的技艺特点和水平、代表性和影响力、传承谱系和授徒情况等方面进行讨论评价。
经过专家委员会综合评审,最终确定李娜英等50人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名录,其中石扎倮等31人推荐为普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名录。
END
监制:李剑锋
文字:李娜妥
图片:李志强
编辑:刘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