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s://m-mip.39.net/nk/mipso_5121525.html
林某某,女,62岁,年4月22日初诊。
主诉:全身水肿2年。
现病史: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全身重度水肿,按之凹陷,久陷不起,医院,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经利尿消肿等对症处理,水肿较前好转出院,长期服用激素治疗(具体不详),仍反复发作,遂于今日前来求诊。今日查尿常规:蛋白(+++),潜血(+),肾功能:血尿素氮(BUN)16.3mmol/L,血肌酐(Cr)μmol/L。现症:全身高度凹陷性水肿,身困乏力,头晕,胃中泛酸,嗳气,耳鸣,纳差,二便尚调,舌质暗苔白,脉沉。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葛根20g川芎12g
地龙9g红花9g益母草15g
土茯苓20g谷芽12g麦芽12g
煅牡蛎30g(先煎)鸡血藤20g泽泻9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二诊(年4月30日):患者服用方中药后复查尿常规:蛋白(++),潜血(-),肾功能:(BUN)14.9mmol/L,(Cr)μmol/L。
全身水肿较前减轻,呈中度凹陷性水肿,身困乏力、胃中泛酸较前改善,时有头晕,嗳气,饮食增进,舌质暗苔白稍厚,脉沉滑。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40g葛根20g川芎12g
地龙9g红花9g益母草15g
土茯苓20g谷芽12g麦芽12g
煅牡蛎30g(先煎)泽泻9g猪苓15g
姜半夏9g
十四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三诊(年5月15日):全身水肿大减,双肩部时有疼痛,胃泛酸止,无头晕、嗳气,舌质淡苔薄白脉沉。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40g葛根20g川芎12g
地龙9g红花9g益母草15g
土茯苓20g猪苓15g泽泻9g
陈皮12g赤芍9g桃仁9g
十四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服上方十四剂后患者诸症皆失,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肾功能(BUN)6.9mmol/L,(Cr)95μmol/L。守方前后调治2月余,嘱其服药期间每周复查尿常规、肾功能一次。患者多次检查尿蛋白、尿潜血均为阴性,肾功能均正常,随访1年,全身水肿未再发作。
按语:慢性肾小球肾炎相当于中医“水肿”、“腰痛”等范畴。本案乃是中气亏虚,血瘀湿浊停滞所致的水肿,一方面,中气亏虚,健运失司,气不化水,湿邪内生,泛溢肌肤则见水肿,另一方面,中气亏虚,无力行血而致血瘀,瘀血阻碍津液运行,致水液疏布失常而出现水肿,即《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血不利则为水”,清末明初唐容川指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表明了瘀血在水肿病发病中的重要影响。本案患者,为脾气亏虚,运化不健,肢体失养,故见身困乏力、纳差;脾胃清阳之气无法上承,耳窍失养,故见头晕,耳鸣;土虚木克,肝气横逆犯胃,则见胃中泛酸,胃失和降,则见嗳气;中气不固,精微外泄,蕴湿化浊,故见尿见蛋白及隐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舌质暗苔白,脉沉,为气虚血瘀,水湿停滞之象。
本案具有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以中气亏虚为本,瘀血水湿蕴结为标,故治疗上当标本兼顾,张师立补气活血行水之法,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原用于因虚致瘀的中风症,化裁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属气虚血瘀者,有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之功。本案用以治疗水肿,取其补气与逐瘀相结合,使气旺则血行,血行则水利,水利则肿消。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气,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且黄芪具有利水消肿功效,使水去则肿消;葛根舒筋活络,可通过疏通经气,令水液回归正常运行的通道,且可导清阳之气上承以缓头晕,耳鸣;川芎、红花、地龙散瘀止痛、活血通经;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使血行则瘀通;益母草、土茯苓、泽泻利水消肿、除湿解毒;谷、麦芽健脾助运,中焦运则水湿化;煅牡蛎收敛制酸。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化瘀、利水消肿之功。
二诊时患者全身水肿较前减轻,余症亦减,予上方基础上加重黄芪用量以增强补气通络利水之功;加猪苓,利水而不伤阴,增强利水渗湿之功;患者仍时有头晕、嗳气,故加姜半夏,其味辛性平,辛可燥湿,俾清阳之气升而止头晕,平则降气,使胃气降而疗嗳气。
三诊时全身肿势大减,胃酸已止,故于前方基础上去制酸之煅牡蛎,已无嗳气、头晕,故去姜半夏;以陈皮易谷芽、麦芽,健脾之力不减而增理气之功,令脾气旺而水湿化;双肩部时有疼痛,故加赤芍、桃仁,增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力。后守方调治2月余,诸症悉除,随访一年水肿未再发作,水病得痊。
本案观之,对于水肿的治疗,除常规的治疗方法如发汗、利尿、逐水及温阳等,还可考虑从瘀论治,血瘀阻络,水不自行。临床治疗中既要遵循又不能拘泥于古之宣肺、健脾、益肾之法,而应辨证论治,治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等,见证用药,方获良效。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