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90622/7238513.html????????????
教授讲科普,知识伴我行
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之三
科技考古科普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博物馆之行可以安排上了!若在西安博物院发现这件展品,请留步!
西汉鎏金凤鸟铜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铜锺的右后方,有一个装满液体的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大家已经猜到答案。没错,这个瓶子里装的就是古酒!然而古酒是如何鉴定的呢?我们特邀西北大学文化与遗产学院教授、我刊科技考古专题作者温睿老师为你揭开谜底!温睿教授解读科技考古
(点击视频观看)
绝对“陈酿”
——陕西考古发现多年前古酒
年上半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北边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进行考古发掘,这些墓葬是战国晚期到秦代的一些平民墓葬。在出土的余件古代遗存中,有一件格外引人瞩目。
铜壶
(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考古工作者清理出的一件铜壶,内存约毫升近乳白色的透明液体。
铜壶液体
(图片来源:新华网)
铜壶属于盛储酒类液体的青铜礼器,那么里面装的液体可能属于酒类。
为了印证这个推测,液体样品被送往西北大学科技考古中心进行成分鉴定。研究人员发现,出土铜壶中液体存在酒液中常见的有机酸群组,同时检测出含量较高的羟脯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还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酸,这些都是指向酒类成分的特定物质,从而为确认该液体为酒液残留物提供了直接的证据。鉴定古酒的方法
——有机残留物分析
有机残留物分析就是从古代有机物遗存含有的微小分子(如脂质、DNA、蛋白质)中提取到古代先民生活的关键信息。有机残留物分析不仅能对多年前秦国残留的液体进行分析,还能对多年前空无一物的器物进行分析。
年至年,考古人员对西安市东郊米家崖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仰韶时期尖底瓶及陶罐、漏斗等陶器组合(有的甚至是残片)。这些多年前毫无历史记载的仰韶时期的器物组合,大多是不完整的碎片,至于它们曾经装过什么、有什么用途,人们一无所知。然而科技考古专家参与研究后,可通过有机残留物的分析确认这些器物的用途。
仰韶文化时期马家窑文化红陶尖底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考古教授刘莉及其团队对这些陶器内部的残留物进行淀粉粒的显微观察,发现部分淀粉粒有缺坑、变形和糊化等损伤迹象,并进行模拟酿酒实验,验证这些迹象与酿造过程中淀粉粒的损伤特征类似,同时在残留物里发现了谷物谷壳上特有的植硅体。
植硅体:帮助看出残留物的植物来源
(图片来源:WangJ,LiuL,BallT,etal.Revealinga5,-y-oldbeerrecipeinChina[J].ProcNatlAcadSciUSA,,(23):-.)通过进一步化学分析检测出草酸,可能来源于草酸钙(啤酒石)——这是谷芽酒酿造时产生的副产品,并推测其原料为黍、大麦、薏米和块茎类作物混合而成。这些研究表明,年前中国先民就已掌握谷芽酒的酿造配方。
那么还有比这更早的酒吗?肯定有!距今8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了一些陶器碎片。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麦戈文(McGovern)教授团队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液相色谱(HPL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这一陶器碎片残留物进行科学分析,最终检测出残留物中含有酒石酸,且残留物的化学成分与现代稻米、米酒、葡萄酒、蜂蜡、葡萄丹宁酸以及一些古代和现代草药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相同,其中还包含有蜂蜜和山楂的化学成分,从而推测这些陶器曾经盛放过以稻米、蜂蜜和水果为原料混合发酵而成的酒饮料。科技考古
——探索历史真相
科技考古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利用现代科技分析古代遗存,解决了传统考古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拓展了考古研究方法,增添了新的考古研究领域,为探索人类历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元青花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琉璃
(图片来源于网络)蜻蜓眼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目前,科技考古研究涵盖考古勘探、年代测定、动植物及人骨分析、陶瓷与金属器物等方面。除了酒的容器和残留物外,青花瓷、蜻蜓眼、琉璃也是科技考古研究的对象。《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