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8.html
范某某,男,43岁,年8月24日初诊。
主诉:反复口腔溃疡2月余。
现病史
医院诊断为“颈部B细胞淋巴瘤”后开始行放射治疗,2月前第11次放射治疗后出现口腔溃疡,软腭及舌边尖处可见多个圆形溃疡,色深红,大小不一,疼痛剧烈,甚则成片化脓,其人苦不堪言,水食难下,遂前来求诊。辰下:口腔破溃,咽部疼痛肿胀,呼气灼热,口渴,身困,入睡困难,甚则彻夜不寐,纳差,小便黄,大便尚调,舌红少苔,脉弦数。
处方: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石膏30g(先煎)知母12g白条参9g北沙参20g生地黄20g玄参20g金银花20g谷麦芽各12g山楂20g神曲12g陈皮9g炒枣仁15g牡蛎30g(先煎)鳖甲18g(先煎)
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年8月31日):放疗第17次,口鼻腔及舌边尖仍有破溃,口干苦,舌红苔少,脉弦。予上方去北沙参、神曲、陈皮;石膏改60g,白条参改12g,加菊花15g、石斛15g,续服七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年9月7日):放疗第23次,仍有鼻咽疼痛、溃疡,口干苦,舌红少苔,脉沉。予上方去山楂、谷麦芽,石膏改80g、生地改30g、玄参改30g、金银花改30g、石斛改20g,加黄芪15g、白芨12g、五味子9g,续服七剂,煎服法同前。
四诊(年9月14日):放疗27次结束,口鼻溃疡,咽痛,口干苦,失眠,身困,舌红少苔,脉沉。予上方去鳖甲、石斛、五味子,石膏减为30g,生地减为15g,白芨改15g;加黄连9g、栀子9g、黄柏12g、蒲公英15g、鸡内金20g,续服十四剂,煎服法同前。
五诊(年9月28日):药后口鼻溃疡疼痛缓解,进食稍增,然口干严重,自觉口中无津,夜间为甚,失眠,舌红少苔,脉沉。予上方石膏改40g、生地改30g,加乌梅20g、五味子20g,续服七剂,煎服法同前。
复诊时诉口鼻腔处疮口已基本恢复,咽痛已无,余症亦有所改善,口干症状仍较为明显,乃守方加减继续调理月余。
按语
临床对于鼻咽部恶性肿瘤常首选放射治疗,其副作用多致口鼻咽处黏膜损伤,而出现口鼻腔溃破等症状。根据射线作用于人体表现观察所得,射线辐射属热毒范畴。本案以口腔溃疡为主要表现,可归属中医“口疮”、“口糜”。《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火气内发,上为口糜”,言明本病之发生与火邪上攻密切相关,而火邪犯病,虚实皆有,当实者泄之攻之,虚者补之清之。
案中患者受射线辐射,火热毒邪侵犯头面,热郁毒滞,伤津灼络,气郁血凝,不通则痛,故生口疮且咽部疼痛肿胀;热盛肉腐成脓,故见口疮化脓。邪热入体,伤津耗液,燔灼气阴,故见呼气灼热、口渴、身困、小便黄;外有火毒干犯,内见阴虚生热,阳不入阴,心神难安,故见不寐。邪气犯胃,胃气受损,故纳差。四诊合参,辨本案为热毒炽盛、气阴两伤证。吾师治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方选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本方原为仲师治阳明热盛,津气两伤之主方,可制亢阳,滋阴伤。
方中重用石膏辛甘大寒,主入肺胃气分,清热透邪而不伤阴,并能止渴除烦;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润燥,二者合用清热养阴之力尤强,且可清透热郁,邪热一去,则阴液得存。热毒阴伤,虚热乃生,两热相合,更为伤津耗气,故以人参、沙参、生地三药同用,大补已损之气阴,以防阴伤加重。玄参清热解毒,亦可养阴生津,与金银花同用以解外来之毒邪。脾胃为后天之本,但凡大病,当以顾护胃气为要,故以谷芽、麦芽、山楂、神曲、陈皮等健脾促运,开胃消食之品,顾护中焦脾胃运转,使气血生化有源。炒枣仁养心安神助眠;牡蛎、鳖甲一可散结消肿,二可敛阴潜阳助眠。全方标本同治,共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养阴生津之功。
二诊时患者仍在放疗,热毒持续侵犯,持续灼津伤络,故症状变化不显。乃知此热毒盛,而药力轻,当急急除邪为要,故去神曲、陈皮,石膏加倍以增清热透邪之力;白条参加量,以石斛易沙参,加强顾护津液;加菊花助金银花清热解毒。三诊时症状相仿,病机同前,故继续加强养阴清热解毒,并加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黄芪补气,五味子敛阴生津。四诊时放疗结束,则外来热毒绝源,仅留体内余邪肆虐,病轻药亦轻,故减少石膏、生地等寒凉之品用量,并加鸡内金顾护中焦,以防胃气受损;代之以黄连、栀子、黄柏、蒲公英等药清三焦气分余热。五诊时口疮缓解,而口干明显,此因毒热侵犯,损伤口腔腺体,且余邪留滞,继续耗气伤阴,故转换处方思路为养阴扶正为主,兼顾清除余邪;稍加石膏,透散余热,并加大生地养阴清热,重用乌梅、五味子酸甘化阴。后续以此法巩固调理,则诸症缓解,病去身痊。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