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辩证施治举隅

类风关实邪多以风、寒、湿、痰、瘀血为主,偶尔会出现化热的情况;虚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气虚、阳虚以及精、血的不足。

临床上有一种夹痰极重的,比如脉滑者;或体型胖,一双肉手的痰湿体型者;还有体型正常,脉也不滑者,而直接肺上有可吐之痰者。大致要在二术二陈汤、阳和汤基础上加减。但是因为情况较多,要一一说清比较困难,只能举其大要而论。

寸关脉滑,而两尺脉弱者,需上两方合方,逐渐加重熟地、肉桂甚至加附子进去,这种肾虚水泛为痰的可能性大。

左手脉滑,右手寸脉滑,而关尺不足者,这种主要是脾肾不足,痰湿结在肝经上,需用温胆汤加苍、白术,白芥子、肉桂、熟地等,因右尺为命门,补之非单纯温燥之品所宜,需考虑阴阳互根,可以加用熟地。

一手脉滑,另一手脉弱者,比如左手脉滑,右手脉弱,可参照刚才提到的案例治疗;

右手脉滑,左手脉弱者,如纳食甚可,可补精血基础上化痰,二术二陈汤、阳和汤、金水六君煎基础上化裁,如果脾胃不好,可在二术二陈汤基础上加养脾阴之药,如白参、扁豆、生谷芽之类,脾胃健旺后看是否有机会用当归、熟地、鹿角片之类药。

有体胖,或一双肉手的痰湿体型者,这种即使脉沉细模糊,似乎可以大补者,也宜审慎,必须考虑痰湿很重,从二术二陈汤加味。这类患者脉滑实者,可以考虑加用赵绍琴之五子涤痰汤;脉弱者,可二术二陈汤加黄芪、白参等;舌暗者,可加桂枝、川芎;怕冷者可加白芥子、鹿角霜,甚至制附片、制南星等。此类痰湿体质的患者,不论脉滑实者,还是脉弱者,用药剂量都不宜大。前者担心化痰过头,万一痰湿下面是一虚证;后者剂量过大,特别是补益剂量过大,可能酿痰,最好小剂量日消月磨,慢慢见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pz/78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