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积食易生病,14个症状早辨识少遭罪

一些家长会抱怨店员,自己的小孩怎么总是容易生病?你之前推荐的药好像没用啊!

其实,孩子的病是吃出来的。真的是这样,孩子大部分病都跟吃有关。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都是鱼啊肉啊,孩子脾胃功能差,没有完全发育好,吃下去根本不能消化,别说吸收了。

还有的家庭,孩子不是一个人带的,更不好把握住量,你也喂我也喂,孩子就吃,最后胃受不了,积食化火,开始发烧,咳嗽,甚至扁桃体发炎。

脾胃比较虚弱的小孩,要特别留意是否有以下的症状,只要符合两三项,很可能就是积食了

1.检查体温:在小孩睡觉后摸摸其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热。

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为食积发烧和感冒发烧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热起来,这时候量量温度,通常是36度8,或者37度。估计再有两天,就会发烧了。再者就是胸口、手心、脚心温度比较高,这在中医上叫五心烦热,也是内积化热的症状。

2.看大便:每天观察小孩一天几次大便,是稀还是稠,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没有增多次数。

如果正常一天一次,忽然三次,那也是前兆,不采取措施,第二天估计就拉起肚子来,正常的大便是香蕉条样的,忽然发绿,或者不成形了,或者有块状的都不正常。

3.看舌苔:每天观察舌苔,如果舌苔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还有黄苔,也是脾胃出问题了。

4.看鼻梁:看孩子的鼻梁上,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5.看眼皮:如果下眼皮忽然肿胀,发青,那也是脾胃出问题了,食积了。

6.看食欲:正常每天吃东西很香,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

7.看眼睛:眼睛没精神,象睁不开一样,有一小部分是单眼皮忽然变成双眼皮。

8.看睫毛:正常的睫毛是一根一根微翘,哪两天睫毛几根几根的粘在一起了,就是要食积了。

9.看睡眠: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这两天忽然夜里翻来翻去,一会一醒,那也要注意,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而卧不宁。

10.呕吐:吃点东西就吐,这已经严重了,胃主升清,脾主肃降,现在不降反升。

11.咳嗽: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12.口气:孩子近两天忽然口气很重,那也是食积了。

13.腹胀:肚子没吃什么东西,肚子也很涨,那也是食积了。

14.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

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小孩子就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小儿积食的原因

各个年龄段的宝宝都可能出现积食的问题,尤其3岁以内的小宝宝更应该注意,这是因为:

1、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中医说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要的功能是受纳食物,脾主要的功能是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小儿脾胃功能薄弱,如果一次吃过量的奶或食物,就可能因为脾胃不堪重负,而导致食物无法被及时消化吸收,堆积在胃里,引起积食的问题。

2、小儿脾胃薄弱,饥饱不节。

3岁以内的小宝宝自我控制能力差,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管不住嘴。爱吃的东西吃很多,不爱吃的东西就吃很少。一旦遇到爱吃的东西,食量可能远远超出平时水平,甚至翻倍,这对宝宝本来就较弱的脾胃是个很大的挑战。

3、大人认为吃得多才能长得快。

很多父母,尤其是奶奶姥姥等隔辈人总认为宝宝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只有吃得多才能长得快,所以会出现以下情况而导致积食。

孩子脾胃虚弱积食怎么处理呢?

店员可以建议多家长在家常备点健脾消积的药品如:补脾消积口服液,也可以选择谷芽、麦芽、鸡内金、山楂、厚朴、槟榔、木香、枳壳、大黄、黄芩、黄连、茯苓、神曲等中药泡茶,或在孩子饭后一小时给予按摩腹部,帮助孩子促进肠道消化吸收。

积食其他辅助疗法

1.按捏疗法

1)捏脊: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3)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登30-50下,每日两次。

2.运动疗法

1)户外运动:坚持让孩子做户外活动。天气冷的话,可选择太阳好,风轻的时候,每天让孩子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

2)饭后散步:吃完饭后,带着宝宝温和地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

3.补锌疗法

补锌食物: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等。

补锌药品:赖氨葡锌颗粒

功能:补锌有助肠道吸收,还能促进味蕾发育,改善宝宝厌食偏食积食等。

小提示:补锌要注重量,切不可过量服用,否则会引起锌中毒。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pz/8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