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课堂呵护健康,预防手足口

手足口病科普小课堂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每年4到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潜伏期长达2—10天,那么,如何在这个高发时期预防手足口病,为孩子做好健康防护呢?

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之所以叫手足口病,

是因为感染了该病的孩子

在手、脚、口腔

甚至是屁股和小腿上

会出现皮疹或疱疹。

这些皮疹不会有瘙痒感,

病好之后就会逐渐消退。

简单自测

预防传染

爸爸妈妈们可以对照以下症状

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1、持续高热,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

2、出现疱疹或丘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3、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手足口病与孢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与孢疹性咽峡炎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撞脸”的机率极高。那么,这两者之间有哪些区别呢:

01

疱疹出现的部位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

02

是否出现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由于发病迅速,可能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干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但疱疹性咽峡炎出现重症更少,一般不会危及生命。

但由于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且也有手足口病的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所以建议要咨询专业医生,做进一步的确诊。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虽然病位不同,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机都是“湿热”,都是因为湿热内蕴,外感风热引动内火上炎。

因此,两者的预防方法可以说是一样的:

1、每天花10秒钟时间判断孩子的口气、大便、睡眠、舌苔),发现积食用新三星汤连续喝2-3天;

2、如果有外感表现,可喝保济口服液抑制感冒;

3、每周1次新三星汤+保济口服液。

切记:儿童预防的要点是要“消积祛湿”,而不是“清热祛湿”。

此外,还应注意一些日常防护:

1、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2、出门戴好口罩。乘坐交通工具、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时,要让孩子戴好口罩,同时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好口罩的位置,以让孩子更舒适、减少心理抵触。

3、父母外出回家后要做好防护。疱疹性咽峡炎病毒很可能在成人身上携带,所以成人外出回家后要先脱去外衣,把手和脸洗干净,换上其他服装,再与孩子接触,并且尽量少亲吻孩子手和口,减少携带病毒给孩子的风险。

如何提高孩子抵抗力

无论是目前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每年都流行的流感,抑或是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都与身体的抵抗力息息相关。

抵抗力的关键是脾胃。那么怎么调理孩子脾胃能力,提高孩子抵抗力呢?

1、控制积食,及时助消化:用好10秒法、新三星汤等;

2、孩子体内明显有湿时,用新三星汤或五星汤消积祛湿;

3、消化好的时候健脾,日常饮食喂养最关键。

向上滑动阅览

●三星汤●

材料: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5克

(1岁以上)

谷芽、麦芽各8克,山楂3克

(1岁以下)

谷芽、麦芽、山楂用炒过的会更温通。

●五星汤●

材料:

谷芽10克,麦芽10克,山楂3克,木棉花5克,陈皮1克。煲水饮。

宜忌:

◆适用于积食、湿气重的症状。

◆3岁以上有积食、湿气重时用,饮用当天宜搭配素食。

◆对麦芽过敏的孩子慎用。

◆蚕豆病可以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让我们科学防治,帮助孩子们健康地度过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如果孩子疑似或确诊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为确保他人及自己的健康安全,请让孩子居家隔离并做好家居通风消毒工作,循医嘱完成隔离期并由医生开具《返校证明》后方可入园。

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新的儿童教育

一种实现身心灵和谐平衡

使孩子成为一个鲜活灵动的人的

新教育

联系—

梁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ry/8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