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近日,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候选单位进行了评审,拟认定96个县区(市)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广东全省仅有4个市、区入选,其中就有——
珠海市香洲区!
近年来,香洲区教育系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将劳动教育纳入了综合课程体系,有序安排劳动教育内容要求,形成各学段依次递进,有效将劳动全方位融入课堂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小学生良好劳动风貌日益彰显,“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在全区校园深入人心。
与时俱进
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
年11月,区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
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以广东省劳动教育教材为基本内容,规定中小学每周开设劳动教育课不少于1课时,保证劳动教育课常态化开设。
自年起,我区将劳动教育纳入每年对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教育诊断,对学校劳动教育课时、校园劳动、校外实践开展等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学校开好劳动教育课。
优化课程
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注重课程的优化整合,克服有劳动无教育、有教育无劳动的倾向。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同时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融入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从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实践活动等多个角度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课程
珠海市梅华中学
梅华中学开辟一处“稻香园”,引入STEM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依托现有资源和环境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尤其是与农业生产关联较大的科学知识(如生物、地理、数学、物理、化学),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稻米的一生》水稻科普种植劳动教育课程。从“开垦整地、谷芽培育、秧苗移栽、田间管理、收割稻谷、稻米生产、美食稻米”七个阶段开展研究活动,通过让学生亲历田耕种植,掌握水稻种植技能与方法,了解稻米的由来,懂得珍惜粮食,学会感恩。
图/梅华中学初一学生的“水稻萌芽”观察日记
香洲区杨匏安纪念学校
杨匏安纪念学校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建立了多平方米面积的种植园。4月22日上午,把教室搬到种植园,推出了《植物采集与标本制作》劳动必修公开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真实情境下,去体验、探究和实践,注重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
图/杨匏安纪念学校劳动必修公开课
学科融合课程
珠海市九洲中学
九洲中学近期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进课堂,学科融合提素养”的劳动教育公开课活动,各科组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如在地理学科《东南亚》教学中,将职业体验融入课堂始终,设置了导游业务培训环节,引导学生以导游的身份,运用地理知识,解答旅客对东南亚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疑问,体会职业对专业知识的需求范围和能力要求。
在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灯笼》课程基础上,开展了“做灯笼”小组劳动任务,分享劳动模范黄松青与灯笼的故事,将语文课程与劳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合。
图/九洲中学将劳动教育融入地理课和语文课
充分挖潜
劳动教育教师资源丰富
充分挖掘现有教师的自身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劳动教育教师。在市教研中心组织的遴选中,钟伟峰等12名教师被评为珠海市劳动教育实验骨干教师。同时,全区各所学校积极引入校外资源,聘请专业人才为学生开设陶艺、茶艺、烹饪、种植等课程,进一步丰富和补充劳动教育师资。开发资源
大力拓展校内外劳动教育场所
近年来,区内学校因校制宜,利用现有场地开辟了校内劳动实践场所,例如利用空地增设校园农场,利用楼顶、架空层等开发了“无土栽培”区域,利用功能室设置了STEAM创客教室、校内烹饪教室。
区教育局积极协调调动社会资源,为学校建立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如研学农场、飞机制造企业、港珠澳大桥建设展览馆、珠海电视台、新华书店等,基本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劳动领域。
珠海市文园中学
文园中学学生通过“见习店长”职业体验,熟悉书籍的整理、归类、书架陈列形式,了解图书的基本知识、分类上架方式,还学会了接待及引导读者、推荐好书等等。
图/文园中学“见习店长”职业体验活动
香洲区第十九小学
香洲十九小走访渔家人,体验渔家人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的劳作模式,学习织网、捕鱼、赶海拾贝各项劳动技能,感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图/学生在学习织网、拉网捕捞
香洲区凤凰小学
凤凰小学师生参观汤臣倍健“透明工厂”,探索生产企业科学技术,学习制药生产全过程。
图/学生们参观透明工厂
珠海容闳学校
容闳学校的学生走下农田,学习除草、播种、插秧、科学浇灌,体验农业劳作。
图/学生们在除草
全面评价
多维度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把学生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研、劳动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劳动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各个学校因校制宜制定了校本劳动评价手册,指导学生在校内外完成劳动项目并实施科学评价。
图/潮联学校校本劳动评价手册
活动丰富
劳动教育成果显现
坚持每年开展全区劳动教育大赛、STEAM教育大赛。
年12月,举办了香洲区劳动教育大赛,大赛覆盖学生、教师、学校三类对象,包括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教师课例比赛、学校实施方案比赛等项目,全面展示劳动教育的成果。
图/劳动教育成果展示现场
视频/年香洲区劳动教育大赛“劳动小能手”积极开展劳动创新能力教育,继续深化我区的STEAM教育,坚持每年开展全区STEAM教育大赛,强化劳动创造价值,创新推动发展的的教育理念。图/香洲区第三届STEAM大赛
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日常卫生清扫、校内劳动比赛、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开展劳动教育。
图/学校日常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香洲区潮联学校
近期,潮联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劳动教育活动,有一年级劳动技能大赛、分享食物花园里种植的桑葚和草木染活动等。因地制宜的劳动课程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图/学生展示草木染作品学校积极开发“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劳动教育特色项目,持续深化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夏湾中学、香华实验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梅华中学、九洲中学、区实验学校、云峰小学、杨匏安纪念学校被评为珠海市首批劳动教育实验学校。珠海市夏湾中学
“爱与智慧”劳动教育课程是夏湾中学“爱与智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夏湾中学为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而专门设计的课程体系,包括“树徳”“增智”“强体”“育美”四大模块,“i志愿”、“家国情悦读行”、STEAM劳动课程、“艾”主题系列、“中草药进校园”“、战疫”居家劳动主题、“无尘校园高效学习有序生活”系列、“劳动教育促成长职业体验促规划”职业体验生涯规划系列、夏湾中学家长学校亲子劳动系列、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劳动实践系列。
图/学生体验不同职业
香洲区香华实验学校
学校结合办学理念——快乐教育,确立了香华“乐享劳动”主题课程建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发现劳动的价值,崇尚劳动的光荣。围绕该主题,学校致力于建立面向全体学生,覆盖三个方面、九大领域、三十六个门类的课程体系,解决了城区学校劳动资源匮乏、场地不足的难题。
图/学生体验播种收获的喜悦
下一步,区教育局将以成功申报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为契机,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促进区域劳动教育常态化,确保劳动教育在我区提质增效、开花结果。
版权说明:香洲区教育局
编辑:香洲区教育局党政办公室
素材来源:香洲区教育局德育管理室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