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廷瑶医案三

七、阴阳并扶法治愈腹泻一例

朱某,5个月。

初诊∶年5月2日。

主诉及病史∶便下秘利,次数频多,小溲尚通。

诊查;腹满胀气,按之即哭,形色较委,身热不高,舌红口淡。

辨证∶热利伤津,脾运不畅。

治法∶治以清养运脾。

处方∶人参须2.4g煨葛根6g花粉9g扁豆衣6g麸炒枳壳4.5g青皮3g炒于术4.5g生甘草2.4g香连丸1.8g(包)2剂

二诊;5月4日。泄利仍剧,日有10余次。腹满而胀。舌光干而淡红。形神委靡,汗出,纳少作恶,小溲尚有。元气大惫,伤阴耗液,阳虚之象。其势危殆,亟投益气扶元救之。

处方;西洋参2.4g(另炖)移山参4.5g乌梅4.5g钗石斛9g煨诃子9g花粉9g石莲子9g生熟谷芽各9g十炒于术4.5g怀山药9g炮姜1.5g生甘草2.4g1剂

三诊∶5月5日。泄泻次数虽减,但便下清谷,腹满有气,形神不振,舌光津少而质淡,体温反低。阴津已伤,阳气亦衰,幸胃气稍动,或有一线生机。兹拟救阴扶阳,以冀转机。

处方;西洋参2.4g(另炖)移山参4.5g黄厚附片9g炮姜1.8g钗石斛9g生扁豆9g炒于术4.5g生熟谷芽各6g焦甘草2.4g乌梅4.5g茯苓9g1剂

四诊;5月6日。服昨方药后形神较振,泄利见粪,但有不化粘质。小溲尚通,胃气已动。腹部虽满,按之尚软。征象渐露生机,兹拟原法继之。

处方∶移山参4.5g黄厚附片9g上肉桂1.2g炒于术4.5g炮姜1.5g茯苓9g焦甘草2.4g乌梅4.5g钗石斛9g生熟谷芽各9g3剂

五诊;5月9日。大便泄利,次数减少,小溲通长,腹部亦软,形神转振,胃气亦和,舌光淡红。证势由险化夷,仍以原法加减。

处方;移山参4.5g黄厚附片9g炒于术4.5g炮姜1.5g乌梅4.5g钗石斛9g生熟谷芽各9g怀山药9g清甘草3g煨木香2.4g2剂

嗣后病情稳定,由于体质太弱,一直调治至6月1日始痊愈出院。

本例西医诊断为中毒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为阴阳两伤,其证乃由热利转变而成。本案病情错综复杂,非明察毫末,步步紧扣,则殊难见功。初诊时其症见舌红口淡,身热色萎,便下秘利次多,是热邪未清而又伤及阴分;腹满胀气,按之即哭,是脾运虽虚,气亦阻滞,乃系虚实互夹之证。如邪热不祛,气滞不畅,泄久必更亡津。因之用参须、于术、扁豆衣、花粉、甘草以养阴生津,香连丸、葛根清热和泻,青陈皮、枳壳理气运脾。二剂后泄利仍剧,舌光而干,形神委靡,纳少作恶,是阴津亏少,胃气亦衰;其腹满而胀,但按之不哭,与前胀不同,与舌质淡红,汗出相参,是为阳虚之征。经曰脏寒生满病,虽对水气而言,但其理相同。此是阴损及阳,而致火衰不能温胞肠胃,运化无权之虚胀腹满。这时邪热虽去,元阴亦由病久而随之虚衰,病情十分危重,当务之急在于扶元生津,保其胃气,所谓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也。若妄用苦寒克伐,必致危殆。方中重用二参以扶元救阴,炮姜温运阳气,乌梅、石斛、花粉、莲子、谷芽、怀山药,于术生津保胃。一剂后病情好转,体温反低,说明辨证阳衰虚胀无疑,再以原方增损,加入附片以温阳,病情日趋坦途。续予阴阳并扶加减运用,终获全功。

八、消疳化积法治愈疳积重症一例

董某,女,11个月。

一诊∶年6月24日。

主诉及病史∶疳积腹胀,按之硬满,口馋嗜食,大便坚硬。

诊查∶面色萎黄,毛发焦枯,夜眠烦扰,易醒汗多,舌红苔黄。针四缝穴液多。辨证、治法∶疳积较重,治以消疳化积。

处方∶干蟾皮4.5g陈香橡6g炒白芍6g木香3g胡黄连2g醋炒五谷虫9g煨三棱4.5g煨莪术4.5g炒谷芽9g炒枳实4.5g7剂

后二诊又连服上方1周,其间针四缝穴,粘液尚有。

三诊∶7月8日。疳积渐化,腹仍胀满,但按之已软,纳食如常,形神较振,大便通调,夜烦多汗时见,舌苔薄润。针四缝穴液少夹血。以扶脾消疳法主之。

处方∶米炒党参6g焦白术9g朱苓9g清甘草3g炒怀山药9g小青皮4.5g煨三棱4.5g煨莪术4.5g醋炒五谷虫6g玉屏风散9g(包)7剂

其后诸症渐平,色润发泽,续以调补而愈。

董师治疳积之证,每从本虚标实入手,而相机运用补消二法。同时,又针四缝作为辅助治疗,有调整三焦、扶元理肠之功。本例患婴,腹胀硬满,毛发焦枯,诊为疳积重症,初方全以消疳化积,蟾皮辛凉微毒,功专消积除胀;五谷虫咸寒性平,善于化食化积;三棱、莪,术散结行气,均为治疳要药,配入胡黄连清疳热,枳实破结滞等。两周而积化腹软,改予消扶并进之剂,其府遂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gx/8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