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规范化治疗 http://m.39.net/pf/a_6185617.html
陈某某,男,61岁,年04月11日初诊。
主诉:反复腹泻10余年,加重1周
现病史:病家于10年余前因嗜食生冷,出现腹泻,后反复发作。期间口服益生菌及黄连素,症状时好时坏,曾行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周前,天气乍暖还寒,复食生冷,致腹泻加重,服药未效,故来求诊。辰下:腹泻,日有5-6次,水谷相混,腹冷痛,畏寒,腰酸,尿频,纳呆,眠差,舌淡苔白滑润,脉沉。
处方:理中汤合水陆二仙丹加味
党参15g白术12g干姜15g
炙甘草5g黄连6g砂仁6g(后入)
芡实15g金樱子12g菟丝子12g
炒酸枣仁15g
共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二诊(.04.18)7剂药罢,粪质成形,腹泻减至2次/日,尿频亦减,余症均缓,唯纳呆同前,于上方加谷芽15g、麦芽15g、山药20g,7剂,煎服法同前。
后守法,上方加减调治20余剂,尽至全功而泻止。
按语:久泻不治者,历来医家多责之于脾阳不振、气虚下陷、肾阳虚衰、肝气乘脾。脾主运化,为太阴之脏。《临证指南医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患者不耐天寒,复食生冷,脾阳损伤,可见纳呆;其运化失职,致气机升降失常,“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腹冷痛,畏寒亦佐之中州阳虚也;肾本守司于下,今久泻及肾以致其虚,虚者失职,无有禁纳固摄之权,其佐之腰酸尿频;下利清谷,上失滋味,心气不养,故而夜寐不安;结合舌脉,四诊合参,本案属脾肾两虚证。吾师治以温中固肾法,方拟理中汤合水陆二仙丹加味。
方中党参补中益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三药共守中州,补脾虚,温中阳,燥湿浊;甘草一味,助参、术益气,佐干姜温阳,再者调和诸药;砂仁温脾健运,佐诸药醒脾运湿;添以水陆二仙之金樱子、芡实补脾益肾,固精收涩,合菟丝子固精缩尿,则精关自固,尿频蠲除;加用黄连燥湿,并以其苦寒亦制诸温药;稍加酸枣仁养血安神助眠。故而中州阳气得复,下焦精元自守,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病自消亦。
二诊之时,大便已可成形,频次亦少,排尿次数减少,知其药已中的,仍见纳谷不馨者,加谷麦芽健脾消食,山药补脾肾、固精益气。以此之法,调治月余,尽至全功。
张喜奎,河南南阳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硕士生导师,全国中医高校名师,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名医,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优秀导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全国及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指导老师,国家中管局全国中医经典理论师资班授课教师,国家中管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伤寒论学科带头人,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治未病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第5、6届副主任委员及第7届名誉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副会长,福建省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等。主编、副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伤寒论》等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专著12部。完成了一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等。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