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间湿疹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内经·藏象》篇是古人对活着的人体进行观察来研究活动规律的一套完整学说,藏象研究范围包括人体内外一切器官组织功能。因此它的内容除了心、膻中、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十二脏腑之外还有脑髓、骨、脉、胞、经络、气、血、营卫、精、气、神、津液、皮毛、筋肉、爪、发、耳、目、口舌、以及前后二阴等一切深入研究,我从学习研究藏象篇论肝中得到启发,在临床上运用肝论治疗疾病取得效果,现将自己的心得浅说如下:
《灵兰秘典论》说肝者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其性刚急易亢,在正常的状态下不宜太亢,亢则善怒,甚则扰乱神明导致狂病。反之肝气不足失其刚强之性,则使人恐惧胆怯产生抑郁或焦虑病。《灵枢》本神篇说:“肝气虚则恐”临床上常见到肝气亢、肝气虚所致病症,肝亢与虚皆能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导致神经性疾病。
一、狂症
病例:
年6月12日,一病者被家人推拖着到诊,病人高声骂其家人、并掷掉诊台之脉枕,不肯就坐,几经规劝才稍安静,观病人面红目赤,动作躁动,拒视其舌,诊其脉弦急躁动数,待病人被劝说外出后,其亲属代诉病情,病人平素情爆易怒,近日饮了三餐喜酒,多食煎炸食物,又打手机熬夜便诱发狂病,在家常骂家人,稍不如意则掷物,通夜不睡,社区医生诊断为精神错乱狂病,介绍其到精神病院治疗,但家人不乐意,病者也拒绝反抗,遂请余治疗,沉思片刻思病人平日性刚,肝阳亢盛可知,加食煎炸、饮酒、熬夜诱发其肝阳更亢,扰乱神明(神经),姑予平肝阳降逆,安神之剂治疗视其病变,处方:
羚羊角10克石决明30克珍珠母25克三味先煎,
龙胆草10克柴胡15克栀子15克丹皮10克
黄连10克礞石15克琥珀10克
生铁烙水毫升代水煎药连服五剂。
方中羚羊角,石决明、珍珠母平肝阳,生铁烙水降逆,柴胡疏肝、龙胆草、栀、芩、连直折其肝火,礞石祛顽痰,琥珀宁心。
二诊:
病者服药五天,情绪较前安静,偶有狂躁动作,能安坐就诊,其脸红目赤已退,舌红黄苔燥厚,脉弦劲数,家人代诉,服药后病者比前安静,偶会骂人,不掷物件,睡眠仍躁动不宁,病有转机,前方去龙胆草,加钩藤15克、地龙干15克增强镇静安神功效,再服五剂。
三诊:
病者已神情安静能对答讲诉病情,睡眠也较安稳,惟头痛、心烦、口苦、大便秘,虽大势已去,惟肝阳尚亢,内热未清,再进前方加减,去羚羊角(缺货且价贵)加水牛角20克,石决明30克,磁石30克(代生铁烙水),珍珠壳25克,上药先煎,栀子、黄连、黄芩、丹皮不变,礞石15克,用麦冬15克,生地15克,茯神代琥珀,连服十剂。
四剂:
病人情态已正常,余症具减,惟睡眠较差,口干,偶有情绪激动心烦,肝阳已平,余热未尽,用清热养阴十剂善后。
二、抑郁与焦虑证
抑郁与焦虑均为肝气不足失去刚强之气所致,但两者有区别,抑郁病多为肝气虚加肝气郁结,郁久化火为多其病虚中兼有郁热,症多见情绪郁闷不畅,胸闷,头有重压感,精神不爽,口苦,睡眠差,梦多,偶有躁动感,舌质红,治疗宜舒肝解郁、柔肝、清火,处方多用:
柴胡15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栀子15克合欢皮20克玫瑰花10克麦冬15克甘草5克浮小麦25克茉莉花15克(用逍遥散加减亦佳)
焦虑证以肝气虚为主伴有肝郁化火,其症多见精神郁压,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多疑多虑,善太息,常把事物往坏处想,悲观失望,睡觉不安,脉细软,舌质淡红,治宜补肝肾益心血,佐以舒肝,方药:
柴胡15克合欢皮20克夜交藤20克淮山20克
山萸肉20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枸杞子15克
黄芪20克党参20克远志5克大枣20克
百合20克
方中用柴胡、合欢皮、夜交藤、白芍舒肝、山萸肉、淮山、熟地、枸杞子补益肝肾,黄芪、党参补气鼓舞肝气,大枣、百合,远志补心宁神,肝气舒,肾水足,肝脾气弱,心阴得养病可好转。
抑郁与焦虑证均附以心理辅导更佳。
三、神经性头痛
神经性头痛多见于青壮年,常见头痛经久不愈,此病多起于肝阳亢盛,肝火上升则干扰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清阳之气不能濡润头部筋脉(神经)而致头痛,常见头部刺痛,两侧太阳穴更甚且有跳动感,遇怒则加剧,安静则减缓,常伴有口苦,失眠或多梦,治宜平肝阳清虚火,濡润经络,滋肾引火下行,常见方:
石决明30克白芍30克磁石30克玉竹30克
荷叶15克桑叶15克钩藤15克天麻15克
地龙干15克牛膝15克山萸肉20克蔓荆子15克
方中石决明、白芍、磁石平肝阳,荷叶,桑叶升清阳之气,玉竹柔肝润燥,山萸肉滋肾,钩藤、天麻、地龙干行经络有镇静神经作用,牛膝、磁石能引火下行,蔓荆子加强上清效力。
四、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幼儿居多临床上所见主要是肝热加脾虚积滞引起,主要症状是眨眼,两睑特别鼻子两旁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动,甚则抬肩弄舌,胃纳差,睡眠烦躁,精神疲惫,本病治疗宜清肝火,消食积,健脾胃。处方:
羚羊角骨10克夏枯草6克白芍15克独脚金5克
蝉衣5克太子参15克淮山15克茯苓10克
谷芽15克麦芽15克神曲10克山楂肉10克
钩藤8克地龙干8克
方中以羚羊角骨、白芍、夏枯草清肝火,谷芽,麦芽、神曲、山楂肉消积,太子参、茯苓、淮山健脾,钩藤、地龙缓和经络解痉。
刘石坚主任中医师
师从著名中医临床家何炎燊教授,深得何氏真传,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医术精湛,有较深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熟读中医各大经典著作及给流派学说、熟悉当今各中医专家的学术思想,没有门派之别,能博取众家之所长,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东莞市中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年刘石坚名老中医获批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年聘为东莞市第一批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石坚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导师。年东莞市名中医药专家刘石坚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指导老师.
在以何老的学术思想为临床指导的行医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和学术思想,柔合了其他各大医家的独到的经验所长,临证诊治灵活变通,继而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学术思想。其尤其擅长使用中医药理论治疗呼吸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对儿科、妇科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诊治亦有很高的造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