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期局束的意趣兰心诗钞创作个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89.html

作者简介

严永金(-),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文学学士,教育硕士,副研究员,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十堰地方文化。

摘要:《兰心诗钞》是迄今为止,鄂西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本诗人社团的诗词合集。该诗集共收录王和斋等9人作品篇。正如闻一多所说,写格律诗就像“带着镣铐的舞蹈”,兰心诗社的9位儒道诗人,在诗词格律和诗墅励规的束缚中,完成了他们富于个性的精彩表演。或同题作诗,频于往来唱和,或联句为诗,恣意擅才炫技,或不涉讽喻,着意吟风弄月,或不事开掘,止于风物描摹。他们用这种特有的方式,实现了传统文人的人生追求和生活境界,同时也达成了规避政治风险、力求远祸全身的创作策略。

关键词:兰心诗钞;创作个性;创作策略;十堰

中图分类号:I.2;I.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5-()05--03

《兰心诗钞》作为地方文人的诗歌创作合集[1],其全部作品无不折射出方域的局囿,在诗词撰作的格局上,带有极其鲜明的小圈子色彩。加之自设的《兰心诗墅励规四则》,人为的自我画地为牢,使他们的创作更加囿于比较狭窄的题材范围。但正如闻一多所说,写格律诗就像“带着镣铐的舞蹈”,兰心诗社的9位儒道诗人,在诗词格律和诗墅励规的束缚中,完成了他们富于个性的精彩表演。

一、同题作诗,频于往来唱和

冶游观景,曲水流觞,指事为题,同题赋诗,几乎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兰心诗钞》全书中,同题诗题达35个,共创作同题诗首。兰心诗人同题诗所选定的题目,主要有这样几类,一是咏别墅,题咏兰心诗墅。兰心诗墅是兰心诗人们雅集赋诗的固定场所。二是祝节庆,庆颂传统节日。如立春、上元、中元、中秋、七夕、花朝等。三是赏美景,描绘周边景点。如沧浪亭等。四是用名句,借用古代诗人的诗词名句作为诗题。“何处闻灯不看来”“似曾相识燕归来”“深巷明朝卖杏花”“二分春色到花朝”“红杏枝头春意闹”等都曾为他们的诗题。五是抒同感,抒发某一特定时刻的共同感受。如春日醉起言志、春寒花较迟、送春、端阳怀古、立秋偶成等。六是咏花草。如咏绣球花,咏月季,赏红紫二牡丹,咏白芍药花、十姊妹花、佛手柑、龙爪花等。七是题画诗,数人同题一幅画作。如题扇上芝兰图、题扇上画雪等[2]。

元旦,在中国古代指农历正月初一。清道光己丑年(公元年),立春与元旦同为一日,实属少见之良辰吉日,引发诗人雅兴,于是,以《己丑元旦立春》为题的同题诗应时而生,由王和斋拟题开题,叶问梅等七人同题附和,共作诗11首,表达梅花报春、爆竹迎春、春风和畅、万象更新的初春景象和万物同荣、年成丰稔、笙歌乐奏、人间太平的美好祈愿。

以《上元》为题的同题诗五首,为王和斋等五位道俗诗人分别创作。上元即元宵节,因道教传说中的“三官大帝”中的上元天官正月十五诞生,所以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在鄂西北,正月十五这一天,既是民间节日,又是道教庆典。《上元》组诗以浓墨重彩的笔调,描绘了元宵节星月交辉、钲鼓喧阗,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笙歌地动、游人如织的动人画面。诗人似乎意犹未尽,王和斋、沈吉庵二人又借用唐人崔液《上元夜》中诗句“何处闻灯不看来”为题,同题分别赋诗一首,记述了“人醉春风”“赏心雀跃”“行向五山”“问柳寻梅”的雅行逸趣[3-4]。

贾品三、张印槎、沈吉庵的同题诗《箫声吹暖卖饧天》,写寒食节街市村社风情,饶有兴味。饧,糖稀,用麦芽或谷芽熬成饴糖,俗称麦芽糖。以麦芽糖为材料,又可衍生出饧糖、饧饼、饧粥、饧蜜、饧桃等多种甜点。这组同题诗写均州商贩在寒食节肩挑饴糖、沿街叫卖的情景,箫声悠扬,蝶板轻敲;“调饴远递丁帘外,压担香蒸亥市前”;“才随牧笛沿村过,又逐杏花绕巷行”。将节日的市井风情,作“蒙太奇”式映现,将小商小贩的艰辛生活,渲染得诗情画意、风流雅逸。

二、联句为诗,恣意擅才炫技

同题诗似乎还不能完全展示他们的创作默契,兰心诗人还以“联句”方式作诗12组。所谓联句,是指按照诗律规范,由2人以上共同创作,每人一句或数句,联结成诗。据传,汉武帝的《柏梁台诗》为最早的联句诗,后人据此称联句诗为“柏梁体”。晋代诗人陶渊明、鲍照、谢朓等人都创作过联句。“联句”创作,是兰心诗人创作形式的一大特色,他们时常聚饮行令,联句作诗,少者2人,多则8人,你来我往,共同完成一首诗歌的创作。12组“联句”,记录了诗社成员10次相聚的地点、场景、人员、经过及心境。由此一斑,我们便可以窥见兰心诗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肝胆襟怀和诗酒唱和、情投意合的风雅气度。

且看一首《小饮联句》:

欢从小墅说春秋。席间以五春字一秋字为令,和斋即席兰言即唱酬。

得傍群贤拈雅韵(吉庵),叨陪高士豁吟眸。

花枝拚折输芳宴(印槎),诗思裁成惠好俦。

啸傲烟霞偕羽客(丽川),盘桓风月尽名流。

飞觞且自烧银烛(问梅),看剑何妨倒玉瓯。

拇阵哄堂鏖胜负(育堂),词源倾峡任嘲讴。

金台品重三升选(品三),珠树蕊浓一斛收。

共话知音洵至乐(莲斋),霓裳有咏和宜周(和斋)。

这次联句作诗,兰心诗社除徐辉山以外的8人全部参加,由王和斋起首和作结,其余7人次第登场,每人两句,依次接续,共同完成了这首长达16句的排律。全诗一韵到底,用词考究,对仗工稳,起承转合,一气呵成,俨然一个人的独立诗作。仔细研玩,仿佛亲眼目睹兰心诗人猜拳饮酒、行令赋诗的豪迈气概,他们各擅诗才、倚马可待的创作才能,着实让人歆羡。

三、不涉讽喻,着意吟风弄月

客观地说,《兰心诗钞》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思想内容比较局促。个中原因,既不是作者胸怀境界之褊隘,也不是作者学识才华所制擎,而是“兰心诗社”的创作原则所制约。《兰心诗钞》开篇,即为王和斋之《兰心诗墅励规四则》,规定了诗社成员必须恪守的四条原则,从题材内容、作品质量、以文会友、切磋砥砺四个方面开宗明义,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标准。其中第一条“励规”,就是对题材内容的规定:“凡抒写性灵,吟风啸月,以及随时赋景,往来酬唱之作,不必拘意求工,但不犯时讳,不涉穿凿,并远谐谑,绝无讽议,则敬和中隐寓温柔敦厚之意焉。”只准“吟风啸月”“随时赋景”“往来酬唱”,将创作范围框定在狭窄的空间。而“不犯时讳”“绝无讽议”,则让诗社同仁的笔触远离社会政治现实,远离民生状况。一句话,“兰心诗社”的诗歌创作,只谈风月,不论时弊;只写闲情逸致,不事朝野讽喻;只作“小资范”,不涉“大题材”。这一规定,束缚了“兰心诗社”诗人的抒写手脚,限定了他们的创作天地,使我们难以从《兰心诗钞》中看到当时均州地方的政治状况和社情民意,这也是《兰心诗钞》留给我们的一大遗憾。不过,在“文字狱”大肆盛行的有清一代,诗人们以远离政治的方式,以求洁身远祸,全身自保,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因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原谅的。

从他们的创作实践看,比较彻底的贯彻了自定的原则。从诗题看,他们以《花朝漫兴》《春日隐居》《首夏闲居》《雨中闲咏》《中秋玩月》为题,由诗题即能窥见诗义,无非反映士大夫超尘脱俗、风花雪月的闲情逸致和置身世外、全身远祸的特殊功利。在具体作品中,纵览兰心诗词,大多表现清高自赏,重离伤别,吟风弄月,崇尚归隐,酬唱奉和,互相欣赏等传统士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文理想[5]。有张印槎的《首夏闲居》为证:

年年忙过送春时,半为花开半为诗。良友持笺祈和韵,道童扫石唤围棋。

几杯绿蚁家常宴,一卷黄庭绝妙辞。宠辱无关真个好,其中至味少人知。

四、不事开掘,止于风物描摹

关于诗歌的社会功能,孔子所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论断,一直被中国诗学奉为经典之论。所谓兴观群怨,一般认为,“兴”指诗歌能感发意志,陶冶情操;“观”指通过诗歌可以观察风俗之盛衰,考证政治之得失;“群”是说诗歌能交流和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怨”指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即批评、讽刺执政者的过失和错误。简言之,诗的兴、观、群、怨的功能,即陶冶、体察、沟通、讽刺的功能。后世学者对“兴观群怨说”多有阐发,但始终不曾突破其基本理论框架。一直到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仍然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矣。”“兴、观、群、怨,诗尽于是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使命和担当。

在兰心诗人看来,诗歌似乎只是诗人的玩物。王家驹在其《兰心别墅跋》中明确表示:“朝夕游览,不无弇鄙之叹;醉月吟花,欲寻山水之乐。”沈吉庵在其《兰心别墅赋》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倘逢柳港风清,芦汀露缀,杏苑飞花,梅林积雪,烹茶活火,品七碗兮瀹三清;谱曲和声,叠三终兮歌一阕。……话兰心于月夕,挖雅扬风;集兰友于花辰,朝露宿雾。”

以具体作品为例,略作分析。先看贾品三的《午日漫兴》:

我爱浓阴长,山居甚渺茫。几番梅雨过,一阵藕花香。

时节端阳候,人家水竹旁。灵符联佩带,蒲酒佐壶觞。

照眼红榴媚,迎风白葛凉。多情莺燕子,随意掠池溏。

纯粹的写景之作当然是可以的,但情从景出,情景交融的诗作,才是值得提倡和推崇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遗憾的是,上面这首诗,我们看到的多是景语,未见情语。在立意上,既无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时伤逝的家国情怀,也没有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思乡的游子情怀,显得平淡无奇,少有深意。

再看周莲斋的《北郊闲眺》:

舒吾泉石癖,曳杖北郊行。道远通秦境,江流远楚城。

天空翔鸟翼,岭峻泪猿声。踱过溪桥去,桑荫看耦耕。

诗中除了作者“北郊闲眺”所看到的远道、江流、翔鸟、峻岭、溪桥、耦耕等自然景象和民间风物以外,我们还能看到的就是作者孤芳自赏的林泉高致和赏看耦耕的自命清高,看不到诗歌应该可以蕴含的深意。

可以理解的是,兰心诗人毕竟只是一群“玩诗”的人,正如当今流行乐坛确乎有一批“玩音乐”的人。他们醉心于诗词创作,热心于往来酬唱,痴迷于曲水流觞,忘情于冶游赋诗,但他们“玩”的是“纯文学”,为文学而文学,为写诗而写诗,舍弃诗歌的社会政治功利,用诗歌来书写均州风物、民间风习、士人风雅、羽士风骨、古人风度。他们用这种特有的方式,实现了传统文人的人生追求和生活境界,同时也达成了规避政治风险、力求远祸全身的创作策略[6]。

[参考文献]

[1]王学范,严永金.十堰古代诗歌集[M].武汉:长江出版社,:-.

[2]王一军.明清郧阳历史文献笺注稿[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56.

[3]裴应章,等.郧台志[M].潘彦文,郭鹏,校注.武汉:长江出版社,:48.

[4]党居易,等.均州志[M].萧培新,校注.武汉:长江出版社,:48.

[5]潘世东.汉水文化论纲[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6]严永金.《兰心诗钞》的思想内容概说[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12-15.

TheInterestandCharmoftheLimitationsandRestraints

-abriefdiscussiononthecreationpersonality

inthecopyofthepoemsLanXin

YANYong-jin

(HubeiIndustrialPolytechnic,Shiyan,China)

Abstract:LanXinisabookofpoetry.Itistheonlypoetrycollectionofpoets’associationfoundinnorthwestHubei.Thecollectionincludesworksby9peopleincludingWangHezhai.JustasWenYiduo,thefamouspoet,saidthatwritingmetricalpoemsislike“dancingwithshackles”.ThenineConfucianandTaoistpoetsintheLanXinpoetryclub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ry/8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