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prcgoogle.com/zonghe/guonei/2021/0724/5763.html
指导老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中医内科张喜奎主任医师
病例
陈某,男,42岁
年9月27日初诊
主诉:反复腹泻5年余。
现病史:5年前无明显诱因后出现腹泻,受凉后即作,未经规范治疗,症状反复发作。经好友介绍后前来求诊。
辰下:腹泻,大便黏腻,便后不爽,小便不畅,腰酸,舌淡苔白,脉沉。
方药
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黄芪20g,党参12g,山药15g,山萸肉12g,炒扁豆15g,茯苓20g,莲子20g,砂仁6g,黄连9g,干姜9g,谷芽12g,麦芽12g,陈皮12g。
七剂,水煎服,早晚餐后40分钟温服。
二诊(年10月4日)药后腹泻止,时有腰酸,舌淡苔白,脉沉。上方加木香6g,姜半夏12,葛根20g,杜仲12g。七剂,煎服法同前。
守方调制一月余,腹泻未再发,疾病已愈。
按语
患者以腹泻为主症前来求诊,近年来只要稍遇寒冷,腹泻即作。患者素体脾阳不足,寒邪直中少阴,脾失健运,水谷不化,寒邪夹湿下迫大肠,清浊不分,乃发为泄泻;且长期以来未经正确治疗,脾虚湿盛,湿重浊黏腻,使疾病迁延,寒邪湿邪均为阴邪,发作时寒邪引动体内湿邪,下注肠腑,故见遇寒即泻;寒湿阻塞气机,大肠无以传化糟粕,小肠无以分清泌浊,故大便黏腻溏薄;久病及肾,腰为肾之府,脾阳虚损或以累及肾阳,故腰酸。四诊合参,本案当辨为脾胃阳虚,寒湿内盛证;治以益气健脾,温阳化湿,燥湿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黄芪,甘、温,益气健脾,利尿固脱;党参,甘、平,助黄芪健脾补气;山药,健脾固肾;山萸肉,补益肝肾,固涩防脱;炒扁豆、茯苓、莲子三药,均可健脾,利湿,止泻;砂仁、黄连,乃吾师常用止泻药对,砂仁,辛开化湿,黄连苦寒燥湿,辛开苦降,厚肠止泻;干姜,温中健脾,守而不走,加入参苓白术散使处方具有温中之性;谷芽、麦芽,消食和胃,助运化药力;陈皮,理气,使全方不致呆补。
二诊时,腹泻已止,仍觉腰酸,上方加木香、姜半夏,增强化湿燥湿之力,湿邪留滞经络,亦可致腰酸;葛根,舒筋升阳;杜仲,补肝肾强腰膝。
坚持调服一月余,腹泻未再发作,疾病乃愈。
张喜奎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全国中医高校名师,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名医,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优秀导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全国及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指导老师,国家中管局全国中医经典理论师资班授课教师,国家中管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伤寒论学科带头人,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治未病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预防医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等。主编、副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巜伤寒论》等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专著12部。完成了一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等。
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病、脾胃病、呼吸系统等疑难杂病。
国医堂坐诊时间:
周日上午(8: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