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年9月6日星期五晚21:00
芳馨母婴公益讲座——宝宝体重不达标的应对和调理大家好,我是芳馨母婴的创办人芳姨。
很高兴,大家今晚抽空来听我的公益讲座。
为什么我今天会把宝宝体重不达标这个课题放到最前面来讲呢?
体重,身高不达标如果医生让你验奶的质量,质疑奶量够不够,补奶粉,甚至戒母乳,家人的质疑
应对:
1.查找体重不长的原因,母乳喂养时宝宝的姿势(含接不好吸奶少),有无用安抚奶嘴,有无舌系带或口腔发育问题,追奶期或厌奶期(积食或疳积),
2.大小便情况,睡眠,胃口好不好,跟踪生长发育曲线
3.每个宝宝都有自已的成长轨道,静待花开。发育速度和规律有个体差异,地区差异,遗传,疾病期。
在做母婴护理这好几年中,很多宝妈跟我反映一个情况。
也就是宝宝四十二天,三个医院例行体检的时候。
当宝宝称体重偏轻,或者那段时间长得慢一些,医生就会跟宝妈建议,说去化验母乳的质量,以免蛋白或脂肪不够,影响宝宝的发育。
其实,那大家也知道,前奶乳糖是比较高,是有利于宝宝大脑发育的。人类之所以成为高级动物就是因为乳糖高于其他动物,而后奶脂肪和蛋白较高,宝宝才长肉。
如果只挤出前乳去化验,自然蛋白和脂肪会少,这样武断的去判断妈妈的奶的质量不好,我觉得是很不科学的一个方法。
产后妈妈本来就元气大伤,特别有的产后大出血的,而且是高龄产妇,她们的气血和脾胃都比较弱,吸收营养差,这时化验奶的质量会偏差,但也没必要断母乳;而是可通过食疗,中药和艾灸来调理好气血和脾胃,奶是气血生成,宝宝自然也能吃上好的奶,身体也会更好
还有的医生会向妈妈说奶不够加奶粉,如果经常加奶粉,宝宝经常吃奶瓶橡胶奶头,容易造成乳头混淆。以吸橡胶奶嘴的姿势吸母乳,容易造成奶头破损,堵奶导致乳腺炎,而且宝宝吸母乳的能力差造成了妈妈的回奶,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还有的直接叫妈妈把母乳戒掉,认为六个月之后的奶就没有营养了,其实六个月以后,宝宝虽然添加了辅食,但辅食也是逐渐增多,而不可以代替一餐母乳的。所以太早戒奶对宝宝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有的妈妈,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对自己信心不足,总是担心会饿着宝宝。而且家里的老人,听到宝宝哭闹,宝宝不睡,宝宝比别人家孩子瘦小,就会质疑宝妈的奶质和量,迫于压力断奶的也不少
大多数宝妈,会咨询过我的意见,坚持喂母乳,宝宝的生长发育都能达标。有的跟遗传有关,虽然体重偏轻,身高优势却很好。
还有几个例子,本来宝妈奶量挺多的,但医生让宝妈把母乳戒了,宝妈本来意志又不坚定,最后都改吃奶粉的。
这种情况,辅食又没添加好,奶粉又不愿意吃,母乳又已经断掉,没有足够的营养,那宝宝的身体是越来越弱,经常感冒啊,气管炎,肺炎。这种情况是反复发生,所以我是看着特别的心痛。
如何判断体重生长是否达标生长发育受环境,地区,情志,营养,遗传等影响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道,不用操过急,静待花开。
虽然偏瘦小,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匀速生长,也属正常,有的宝宝在半岁甚至一岁后才跟上正常的身高,但体重也一直偏轻,所以不要单凭体重减轻在判断生长发育情况。
建议妈妈在手机上下载app成长记录,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宝宝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的原因如果是妈妈的奶量不足,宝宝吃不到足够的母乳,而至体重下降,查找原因。
那首先我们可以看看,宝宝的口腔有没有问题,比如他的舌系带是否太短,下颌发育及先天颚裂等问题。关键是母婴的配合,包括喂奶衔接方式。
还有一个就是在追奶期,妈妈的乳汁在逐渐增加的一个过程,脾胃恢复的时候,这时宝宝的体重也较缓慢。
还有个厌奶期,奶粉或者是母乳过度喂养。宝宝脾胃负担过重,会不吃或少吃,让脾胃得到休息,这时体重也会增长缓慢。
混合喂养的宝宝呢,因为有乳头错觉。吸吮母乳的能力差。又不太爱吸奶瓶,这种情况也会造成体重的下降。
奶粉宝宝,早期,他的脾胃还是功能比较强的时候,被动过度喂奶确实是会长得比较胖。但是会造成成年之后的肥胖,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的几率会很高。但喂养一段时间出现脾弱后会出现极度的消瘦和多病。
超过2岁的营养不良,是不可逆的,将会影响到成年后的身高和体重。
那如何调理脾胃来促进了宝宝的体重达标呢?如果是妈妈的脾胃比较差,气血也会较差的,脾胃是生化气血之源。这时候通过帮宝妈做艾灸,疏通经络,调理饮食,喝补气血中药,只要调好脾胃气血,通过宝宝勤吸,促进奶量的增多,宝宝体重自然能增长。
而宝宝每天都做操加健脾胃推拿,宝宝的体质和脾胃功能好,吸收营养好,才能濡养全身,体重也会达到比较好的一个标准。
对于过度喂养的宝宝,不能只要宝宝哭闹,不睡就归结到要吃,宝宝不只是为了吃和睡,能安抚就安抚,奶粉宝宝的话,先安抚后喂水,再器才喂奶,延长喂奶时间,减少喂奶的量,减轻肠胃负担,有利于更好的吸收。
那还有就是我们一般。小孩的话是六个月以后,我们是尽量是不要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吃夜奶。免增加宝宝脾胃负担,胃不和则睡不安,睡眠不好影响免疫功能。
平常尽量不要让宝吃生冷的东西,不要老是追着宝宝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积食是万病之源,对于胃强脾弱的宝宝,更要控制饮食,吃多了煲谷芽,麦芽,山楂(三星汤);
口臭,舌苔厚,便秘时,小儿消积口服液可以给宝宝喝。
调理建议健脾开胃汤:
太子参,淮山,陈皮,党参,茯苓各5-10g煲水喝,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小儿推拿重点:
补脾经:-次
揉板门50-次
摩腹50-次
捏脊5次
足三里50-次
感谢观看及回顾
它,
不仅仅是一个码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