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毛桃土茯苓猪骨汤
材料
五指毛桃50克,鲜土茯苓克(若用干品,则用50克),赤小豆克,生地50克,胡萝卜1根(约克),甜玉米1根(约克),猪脊骨克,鸡脚6只。
做法
先将猪脊骨洗净,斩大块,和清洗干净的鸡脚一齐放进沸水中稍焯,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血沫;鲜土茯苓洗净,斩小块;胡萝卜削皮,洗净,滾刀切厚块;玉米去除包衣及须,洗净,横切为6小段。然后,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毫升、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精盐、鸡精调味,即可。
功用本汤食材中,五指毛桃(别名南芪)性味甘平,善于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土茯苓性味甘淡平,长于清热解毒、除湿泄浊、通利关节;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功善利水消肿、解毒;生地黄性味甘寒,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胡萝卜(金笋)性味甘辛平,功能健脾和中、养肝明目、化痰止咳;玉米性味甘平,功能调中开胃、利湿;性味甘平,功擅益肾滋阴、止渴的猪脊骨,以及性味甘温,功善温中益气、益精填髓、强筋骨的鸡脚。
诸物合烹,味道鲜香可口,汤性平和,清补兼备,既可清热解毒、清肝凉血、开胃化痰、除湿泄浊、舒筋活络,又可健脾补肺、益肾滋阴。适宜于春季一般人群服食以御春温湿毒,尤宜于肺脾肾虚弱,水湿运化不力、湿毒壅滞者。
牛蒡生地猪骨汤01
材料
牛蒡1根(鲜品约克,干品60克)、生地30克、黄豆克、猪脊骨克、鸡脚6只。
02
做法
猪脊骨洗净,切大块,放进沸水稍焯,捞出洗净血水;牛蒡根削皮,洗净,切厚块。连同洗净的生地、黄豆、鸡脚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3升、白酒少许,大火煮沸改小火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03
功效
本方健脾益气、益肾滋阴、利水祛湿、凉血解毒,适合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于脾肾不足、阴血亏虚,或水湿壅阻、血热毒盛所致诸症的辅助治疗。
疲倦、乏力,是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天气逐渐转凉,更是让人昏昏欲睡,本期泡茶消渴栏目我们继续分享缓解疲倦乏力的茶饮。
中医认为,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党参的作用与人参相似,但药力没有人参那么强,非常适用于日常保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党参可以很好地缓解疲倦、乏力等症,对于口干也有一定帮助。
单味泡水使用量:15~20克。
加强版:
1.党参15克、黄芪15克,一同泡水饮用。适用于乏力、疲倦症状明显的糖友。
2.党参15克、红枣5克,一同泡水饮用。相较于单用党参效果稍好一点,且口感更佳。需注意的是,红枣可能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建议血糖控制不佳者不要尝试这一配方,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友在使用这一配方时,最好能够监测下血糖。
3.党参15克、枸杞10克,一同泡水饮用。适用于疲倦、乏力伴有眼睛疲劳、视物不清、腰酸背痛的糖友。
形体消瘦,一般指由于喂养不当、疾病影响、早产等因素,导致小儿的形体较瘦弱,但又未达疳证的情况。
形体消瘦,中医辨证多属虚证,可分为气、血、阴、阳的不足;而结合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又存在脾虚夹积、脾虚肝旺的情况,故药膳食疗原则以调和气血阴阳为基础,配合健运脾胃、平肝、消积。
对于小儿形体消瘦,体质弱,易生病,食欲差,腹胀,易积食者,欧阳医生推荐健脾消积汤!
健脾消积汤
原料:太子参15g,谷芽10g,麦芽10g,鸡内金粉5g,腊鸭肾1个,瘦肉50g,蜜枣1枚,盐适量。
制法:腊鸭肾洗净切片,瘦肉洗净切厚块,全部肉类一同放沸水中稍焯捞起。砂锅内放适量清水,加入太子参、谷芽、麦芽、蜜枣及处理好的肉类,大火煲沸,转小火再煲1小时。此汤味道甘甜。
用法:以汤冲服鸡内金粉服。
功效: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功能补气生津;谷芽甘平,归脾、胃经,功能消食健胃;麦芽甘平,归脾、胃经,功能消食和中;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健胃消食;腊鸭肾甘温,功能健脾清滞;瘦肉性味甘咸平,归脾、胃、肾经,功能补虚益气,滋阴润燥;蜜枣甘温,归脾、胃经,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健胃和中之功。
适应证:体质弱,易生病,食欲差,腹胀,易积食。
适用年龄:1岁以上儿童。
资料来源:许华.药膳食疗育儿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3
香椿头食疗汇
·来源·
香椿头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sinensis(A.Juss.)Roem.的嫩茎叶。根据香椿芽苞和嫩叶的颜色,可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
·别名·
椿芽、春尖叶、香椿、香椿叶。
·食材挑选·
紫香椿幼芽绛红色,富光泽,香味浓郁,纤维少,含油量高,品质佳;绿香椿香味稍淡,含油较少,品质略逊一筹。
·营养成分含量(每g)·
热量kJ、蛋白质1.7g、碳水化合物9.1g、脂肪0.4g、维生素B10.07mg、膳食纤维1.8g、维生素B20.12mg、维生素Aμg、维生素C40mg、尼克酸0.9mg、维生素E0.99mg、胡萝卜素μg、镁36mg、铁3.9mg、钙96mg、锰0.35mg、锌2.25mg、钾mg、铜0.09mg、钠4.6mg、磷mg、硒0.42μg、视黄醇当量85.2μg。
·性味归经·
味辛、甘、微苦,性凉;归肺、胃、大肠经。
·中医解读·
香椿头的效用,据《新修本草》记载:“主洗疮疥,风疽。”《生生编》说“嫩芽瀹食,消风祛毒。”《饮片新参》言其“化暑湿,透热,利水道,消肿。”而《食疗本草》则指出:“椿芽多食动风,熏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令人神昏血气微”。
·食疗效果·
香椿头功能祛暑化湿,解毒,杀虫。香椿头营养丰富,为菜中珍品,它含有诱人的芳香物质,颇能增进食欲;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含量高,蛋白质质优量丰,生物学价值高,且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呈鲜味成分含量高,故作为调味用特别适宜;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香椿头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故可用于驱虫。
·食疗方·
1.用于孕期贫血:豆腐g、鲜嫩香椿头g、芝麻油10g、精盐适量。将香椿芽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挤去水分,切成细末;焯烫香椿头时间要短,香椿头烫蔫即可;将豆腐切成0.7cm见方的小丁,用开水烫一下,捞出放在盘内,加入香椿头末、精盐、芝麻油拌匀即成。
2.补充孕妇营养:米饭g,鸡蛋2只,猪瘦肉丝75g,嫩香椿头g,花生油50g,精盐3g,水、生粉适量,共炒食。
3.用于声音嘶哑:饮服腌香椿头汁。
4.用于食欲不振:嫩香椿头适量,凉拌。
5.用于虚劳吐血,目赤,营养不良,白秃等病症:香椿头g、鸡蛋5只。将香椿头洗净,下沸水稍焯,捞出切碎,鸡蛋磕入碗内搅匀;油锅烧热,倒入鸡蛋炒至成块,投入香椿头炒匀,加入精盐,炒至鸡蛋熟而入味,即可出锅。
6.用于消化道溃疡:香椿头g,搓碎待用;红枣适量,蒸熟后,去核,捣烂如泥,与香椿末和匀,制成丸剂,每个重3g,每次1丸,1日2次。
7.用于肺热咳嗽,胃热嘈杂以及赤白痢疾,小便短赤涩痛等病症:鲜净竹笋g、嫩香椿头g。竹笋切成块,嫩香椿头洗净切成细末,并用精盐稍腌片刻,去掉水分待用;炒锅烧热放油,先放竹笋略加煸炒,再放香椿末、精盐、鲜汤用旺火收汁,点味精调味,用湿生粉勾芡,淋上芝麻油即可起锅装盘。
·食疗禁忌·
气虚多汗及有宿疾者均忌食。
木棉公英双鱼汤
食材
木棉花、蒲公英、鱼腥草各50克,胡萝卜1根(约克),马蹄6只,无花果6只,生姜3片,白鲫鱼2条(约克)。
做法
先将白鲫鱼宰杀,去除鱼鳞、鳃及内脏,洗净,用慢火煎至两面金黄色(煎时洒点白酒);胡萝卜削皮,洗净,滾刀切厚块;马蹄削皮,洗净,对半切开。然后,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0毫升、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1.5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本汤食材中,木棉花性味甘淡凉,善于清热利湿、解毒;蒲公英性味苦寒,长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鱼腥草性味辛微寒,善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胡萝卜性味甘辛平,功善健脾和中、养肝明目、化痰止咳;马蹄性味甘寒,功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无花果性味甘凉,功能清热生津、健脾开胃;搭配性味甘平,功能健脾和胃、利水消肿、通利血脉的白鲫鱼。
诸物合烹,汤性清凉,清补兼备,清而不泄,补而不滞,有较好的健脾开胃、清热生津、化痰消积、清肝明目、利湿解毒等作用,适宜于一般人群服食以解湿毒春困,尤宜于肝脾失和,湿热毒盛者。
两地双鸡排骨汤
食材
枸杞根(地骨皮)、地胆头、鸡骨草、鸡矢藤各30克,马蹄、无花果各6只,猪排骨克,火腿肉50克。
做法
先将猪排骨洗净,斩小段,放进沸水中稍焯,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血沫;火腿肉洗净,切小粒;马蹄削皮,洗净,切为两半。然后,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毫升、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本馔食材中,枸杞根(地骨皮)性味甘寒,善于清肺降火、凉血除蒸;地胆头(地胆草根)性味苦甘寒,长于清热、除湿、解毒;鸡骨草性味甘微苦凉,善能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鸡屎藤性味甘酸平,功善消食化积、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活血止痛;马蹄性味甘寒,功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无花果性味甘凉,功能清热生津、健脾开胃;搭配性味甘咸微寒,功擅益肾滋阴、益气养血、生津润燥的猪排骨,以及性味甘咸温,善能健脾开胃、滋肾益精、补气养血的火腿肉。
诸物合烹,味道鲜香可口,汤性清凉而无败泄之弊,清补兼备,既能清肺降火、生津止渴、化痰消积、清肝利湿、凉血解毒,又能健脾开胃、补气养血、滋肾益精,适宜于春季一般人群服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