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名医名方62

路志正 清化湿热方 藿、荷梗各9g,杏仁9g,生薏苡仁12g,怀山药15g,佛手9g,谷、麦芽各15g,绿萼梅10g,茯苓12g,预知子9g(打),白芍12g,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 清化湿热,柔肝养阴。 陈某,女,35岁,1981年4月9日初诊。据述胃病已有16年之久,经多方治疗不愈而不堪甚苦,医院就诊。患者形体消瘦,两胁攻胀,烦躁易怒,胃脘部隐痛,有灼热感,嘈杂胀满,纳呆欠馨,若强食则胃脘胀满更甚,尤以晨4~6时诸症明显加重,神疲肢倦,酸软无力。无嗳气、泛酸,无呕血、便血史,大便溏薄,每3~5d一行。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肝胃阴虚,湿热蕴结,肝用有余。治宜清化湿热为先,柔肝养阴辅之。药拟上方。进上方11剂后,胃部灼热感已失,嘈杂减轻,唯纳呆,时有头晕,舌质暗滞,苔薄白微腻,脉濡数。湿热基本已去,病有好转之势,法宜益气养阴、柔肝和胃。药用:白干参4.5g,麦门冬10g,玉竹9g,白扁豆12g,怀山药20g,白芍12g,绿萼梅9g,香橼皮9g,乌梅9g,谷、麦芽各20g,甘草6g。

进上方7剂,胃脘隐痛消失,偶有食后脘胀,纳谷见增,嘈杂未作,大便仍不成形,但能每日1行,苔白腻,脉细弱。既已见效,依上方去玉竹,加藿梗10g,7剂。后迭经3诊,诸证均消。为巩固疗效,守方不更,更进7剂,2日1服。2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本例属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湿蕴久化热。其中,湿热之邪为标,脾胃虚弱为本,故当先祛湿邪,湿祛则热疏,继则柔肝养阴,甘凉濡润,益胃阴以增强胃之腐熟功能。故以宣化、渗利、疏理三法合用,渗湿选怀山药、茯苓、生薏苡仁平淡之品;宣化则用杏仁、藿荷梗宣发肺气,升发脾胃清阳,清化湿邪;疏肝以佛手、预知子、绿萼梅,而不用香燥走窜之品,以防劫伤胃津;辅以白芍、甘草等以酸甘化阴。在湿热得蠲、升降复常之后,立即顾本治以益气生津,叶天士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故益气生津以白干参、太子参、怀山药、白扁豆、玉竹、麦门冬等为主,始终用白芍、乌梅、甘草以酸甘化阴,谷、麦芽助胃消食。经月余治疗,脾胃纳化正常,沉疴得平。

刘松庵 温通疏肝和胃汤 荜澄茄5g,荜拨10g,木香5g,砂仁5g,枳壳10g,柴胡5g,白芍10g,沉香10g,丹参30g,白蔻5g,陈皮10g,半夏10g,厚朴花10g,玫瑰花10g,玳玳花5g,甘草3g。 群药用冷水浸泡30~40min,文火煎煮20~30min,去渣取汁200ml,再注水300ml,文火煎煮15min,去渣取汁200ml,第1煎和第2煎相混,早晚各温服200ml,每日1剂。 温通和胃,疏肝理气。 葛某,女,58岁,病案号91-1049。胃脘痛数年,伴纳呆,脘腹胀闷,大便溏软,日1行。医院胃镜检查病理学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已3年之久,多方医治效果不明显。胃脘痛绵绵不休,入夜尤甚,脘腹胀满,甚时连及两胁。诊其脉沉细而弦,舌质淡红、苔薄腻。证属中焦枢机不利,气机逆乱,脾胃失于和畅,胃络阻遏不通之故。予温通疏肝和胃汤加制附片5g,3剂。复诊时诉痛减,又予4剂。三诊时痛止,诸症基本消失,去利附片,原方7剂调理,并嘱配丸药1剂,并禁食生冷、辛辣食物。数月后访之,无复发。 刘松庵,天津市人,主任医师。20世纪30年代从师施今墨,在施今墨医寓伴随左右,耳濡目染历时4年,深得施今墨谛传。刘松庵认为,中焦是五脏六腑的枢机,脾喜升,胃喜降,同喜温暖而恶寒凉,脾胃功能纳运协调,中焦气机升降相因,才能脾健胃安。荜澄茄、荜拨温暖脾胃,和胃下气,散寒止痛,乃温而通之;柴胡、白芍、枳壳、甘草疏肝解郁,护阴柔肝止痛,升降气机,意在使气机调达和顺,亦通之意;砂仁、白蔻、陈皮、半夏温健脾胃,化湿降逆,意在温化中焦痰湿之邪,除满消痞,仍为通的法则;木香、沉香、丹参行气活血,祛淤和络,意在使阻遏不通之胃络通顺达畅,理气勿忘活血,气血双调,枢机才能畅利;厚朴花、玫瑰花、玳玳花芳香化湿,活血散淤,疏肝理气,取其芳香而悦胃醒脾,脾胃萎顿之气自然恢复,不用开胃之药而胃气自开,饮食自调,此巧通之法。全方贯穿了温通灵动、醒脾悦胃的止痛主线,温暖脾胃、疏肝理气、调和胃络的副线,共奏温通疏肝和胃之功。本方是刘松庵治疗胃脘痛颇为有效之方剂。凡胃病而造成胃脘痛者,均可在本方的基础上化裁使用。

赵清理 一贯煎加味 辽沙参15g,生地黄12g,麦门冬12g,枸杞子15g,太子参12g,焦山楂30g,乌梅肉15g,鸡内金12g,广木香6g,甘草3g。 水煎服,日再服,早晚各1次。 甘寒养阴,和中益胃。 杨某,男,54岁,1992年4月13日就诊。患者胃脘疼痛8年余。形体消瘦,胃脘痞满不舒,时时嗳气干呕,食后胃脘疼痛,先后2次做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常服用中西药,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诊时见胃脘部灼痛隐隐,嘈杂干呕,不思饮食,食后胃脘痞满胀痛,口燥咽干,体倦乏力。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无力。证属胃阴不足,胃体失濡;治疗甘寒养阴,和中益胃;方用一贯煎加味,方药同上,水煎剂。服药3剂,胃脘疼痛大减,但仍纳谷不馨,照上方加炒麦芽15g、神曲12g,又服6剂,以上诸症均减,又在原方基础上略做加减连服30剂,胃脘疼痛消失,饮食正常,随访1年未见复发。 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体失濡,脉络拘急而胃痛隐隐,阴虚津少,无以上承,故口干嘈杂等。赵清理根据“酸甘化阴”之理,取太子参、生地黄、枸杞子、焦山楂、乌梅肉、甘草之酸甘以化阴,助辽沙参、麦门冬滋阴生津之力;鸡内金补胃体固后天;广木香理气以防酸甘之滞、助生生之机。以上诸药合用,益胃阴、养胃体,故对胃阴亏虚之证,取效甚速。

许芝泉 养阴护胃汤 北沙参15g,麦门冬15g,玄参12g,石斛12g,玉竹12g,甘草6g,乌梅肉12g,木瓜6g。 水煎服,每日1剂。 养阴护胃。 程某,女,52岁,干部,1981年3月28日初诊。患萎缩性胃炎多年,近半年来,脘腹闷胀灼痛加剧,嗳气频频,纳谷日减,形体日瘦,精神恐惧不安(恐癌变),夜不安寐,心悸烦躁,头昏,口干。脉细数而弦,舌红、少苔。证属胃阴不足、胃失和降,治拟养阴益胃。处以:北沙参30g,麦门冬10g,石斛10g,生白芍10g,生甘草3g,乌梅肉5g,生麦芽10g,浮小麦30g,大枣10枚。前方服5剂后,胃脘灼痛显减,嗳气尚未尽辞,夜寐仍差,原方加苏罗子5g、茯神10g。再服药5剂,胃痛已祛,夜寐亦安,纳谷见思,每日中餐能食烂饭1小碗,再方善后。北沙参15g,麦门冬10g,石斛10g,玉竹10g,浮小麦30g,甘草3g,大枣10枚,白芍9g,乌梅肉5g,茯神10g,生谷芽10g,凤凰衣3g。该患者先后诊治3次,服药20剂,诸症悉愈,嗣后停药观察,体力恢复,上班工作。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顽固的一种,它是由于胃之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甚至完全无游离酸,这与中医胃阴不足、津液缺乏相类似。由于胃阴不足、譬如“釜中无水,不能熟物”,故症见不思饮食,胃脘灼痛,口干苦,大便秘结,舌红苔少乏津,脉弦细或细数。此证如用通便之承气汤则越通越结,用消导之平胃散则越导越胀,用活淤止痛之金铃子散、失笑散则越止越痛,用健脾之六君子汤则越健越不思食。只能养阴益胃,使阴气复,津液生则诸症悉除。本方是由仲景的麦门冬汤、叶天士的养胃汤和吴鞠通的益胃汤化裁而成。方中北沙参、玄参、石斛、玉竹养胃阴;生白芍敛阴缓急而止痛;乌梅肉、木瓜酸甘化阴。诸药相伍,共奏滋阴养胃之功。本方补而不腻,润而不凉,诚乃是治疗胃阴不足之萎缩性胃炎的有效良方。张泽生 加味建中汤 全当归9g,炙五灵脂9g,川桂枝5g,杭白芍9g,广木香5g,全瓜蒌15g,广陈皮6g,炒枳壳9g,法半夏9g。 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1次。 活血行气,建中和胃。 董某,男,47岁。1977年6月4日初诊:重度萎缩性胃炎。1975年1医院行胃次全切除术,术后2年余病情未见发作。3个月前大便出血如柏油样,又住院治疗。复查胃液分析,游离酸度“0”,总酸度“4”,脉沉细而涩,舌质偏紫。胃痛仍拒按。痰淤未尽,胃气已伤,法当和胃化淤。方药同上。服药15剂,胃痛未止,隐痛拒按,口干发涩,胃脘仍有火灼感,脉沉涩,苔白带灰。痰淤阻胃,胃失通降。方用:炒当归9g,炒白芍9g,杜红花9g,炙五灵脂9g,单桃仁9g,煅瓦楞15g,紫降香3g,决明子15g,全瓜蒌15g。上药连服20剂,胃脘痛及烧灼感大减,食欲正常。再拟和胃化淤巩固,原方加炙甘草3g。 患者其痛如刺,痛甚拒按,属痰淤阻胃,胃气不和,但药后脘痛不减,用单桃仁、炙五灵脂等仍无效果。行胃次全切除术后,年余胃痛未发,但突然大便色黑如柏油,脉沉涩,舌质偏紫,胃痛拒按。以症状看,属痰淤未去,胃气已伤,再当和胃化淤。药后胃痛仍作,火灼感不减,增以杜红花、炒当归、单桃仁、炙五灵脂以和血化淤,决明子、紫降香、全瓜蒌以通降胃气。“六腑以通为用”,胃宜降则和,连服20剂,胃脘痛大减,食欲亦恢复正常,再以前法加炙甘草调治。本例说明,痰淤互阻之萎缩性胃炎,治疗往往较难,效果也欠理想。患者曾经手术,但症状未有减轻,反增出血之变,可能并发吻合口溃疡。所以能不进行手术者,尽量保守治疗,以免损伤元气。近有报道萎缩性胃炎手术后病例,残留胃的黏膜也可有一定的变化。残留胃发生萎缩性症颇多见,应引起重视。张泽生对萎缩性胃炎分4型辨治。对肝胃郁热内蕴痰湿者,拟和胃化湿方,方用:炒苍术9g,川朴5g,陈皮5g,木香5g,姜半夏9g,茯苓9g,桂枝3g,炒白芍9g,香橼皮9g,神曲12g。对中虚气滞者,拟归芍六君建中汤,方用:潞党参15g,当归9g,炒白芍9g,川桂枝3g,炒白术3g,广陈皮6g,炙甘草3g,广木香5g,炒川断9g,制狗脊12g。对胃阴不足、肝经有热者,拟加味参地麦门冬汤,方用:北沙参9g,黑玄参12g,麦门冬9g,冬瓜子9g,杭白芍9g,炙甘草3g,乌梅炭5g,生地黄12g,煅瓦楞25g。

正和堂国华药业中药饮片批发,诚邀合作,服务中医,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行之医话昨日回顾:

不可多得的特效方,屡试屡效,攻无不克,今日公布于众,良方难得,请珍惜!

《罗氏中医》三代祖传秘方屡用屡效!疗效极高!

治癌名家孙秉严治癌成药秘方

他竟然把治疗卵巢囊肿的拿手秘方公开了

独一无二的绝招,让无数乳腺增生消无踪影免遭手术之痛

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名方广用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

名老中医名医名方(61)

老石更中医男科:

师传秘授阳痿早泄秘方,临床多年,众人验证,屡获奇效。

中医房事快乐药方;对男女均有效果,对男性阳痿、早泄女性阴冷无性趣,均有独特疗效

肾虚/阳痿的辩证和治疗方法黄芪,治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良药

豁痰化瘀补肾汤治疗弱精、少精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cd/10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