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宜厚皮肤病临证经验笔录
白发
在临床上,将白发分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脏腑失调两类,先天禀赋不足的白发,除出现在“白化病”(俗称白羊人)中外,还可出现在某些遗传性综合征中;后天脏腑失调的白发,则包括老年人白发、少年白发等。
总之,本病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视为正常现象,不一定当作疾病看待。但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或许是某些病变的一种外征,因此,只有把整体证候与局部证候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白发素有虚实之分,主要归纳为血热偏盛、情志烦劳和精血虚弱三个方面,分述如下。
血热偏盛:青少年,血气方刚,易于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其濡养,故头发早白或花白。诚如《儒门事亲》所说:“至于年少,发早白落或白屑者,此血热而太过也。”
情志烦劳:所思不遂或者忧愁恚怒过度,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进而损及心脾,一则气机郁结,血气运行不畅,二则郁热化火,暗灼营血,形伤在外则为白发,神耗在内则烦劳精夺。《千金翼方》即记载头发为“忧愁早白”。
精血虚弱:肾藏五脏六腑之精,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如用脑过度,或房事过频,均能导致肾中精气亏损,精虚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不足,导致发不荣而早白。正如《医学入门》所说:“因房劳损精易白。”
由此可见,本病的脏腑定位主要在肾、肝、脾三脏,其中与肾的关系更为密切。血热偏盛属实证,情志烦劳、精虚血弱属虚证。但在临证之际,还应注意虚实相互转化或相互夹杂出现的情况。
1.血热偏盛证
病人以青少年为主,头发早白,或先焦黄后渐变为花白,病情有的静止数年不再发展,但有的迅速发展而变白,成为所谓少年白头。伴有烦躁易怒,头部烘热,舌质红,苔少,脉数。治宜凉血,滋阴,乌发,方用草还丹加减:菟丝子、枸杞子、桑椹子各15g,生地、赤芍、桑叶各12g,炒丹皮、杭菊花各10g,川芎、白芷、蔓荆子各6g。
2.情志烦劳证
病人性格抑郁,加之烦劳过度,往往在较短的时间里头发变白,严重时满头银发,病变多从两鬓开始。伴有精神忧郁,纳谷不香,口干咽燥,腹胁胀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大。治宜疏肝扶脾,宁神乌发,方用归脾汤加减:炙黄芪、干地黄、漂白术、茯苓各10g,党参、龙眼肉、酸枣仁、合欢皮各12g,软柴胡、炙甘草、广木香、远志各6g,何首乌、香谷芽各15g。
3.精亏血虚证
病人多数在40岁以上,白发从两鬓角开始,继而扩大乃至白头,亦可见于少数青少年。伴有头昏眼花,视物不明,健忘,腰膝酸软,不耐劳作,倦怠嗜睡,舌质淡红有裂纹,苔少,脉沉细。治宜补肾益精,柔肝乌发,方用七宝美髯丹加减:干地黄、何首乌、巨胜子、菟丝子各15g,黑芝麻、桑椹子、茯神、山茱萸各12g,龟甲胶(烊化)10g,甘草6g。
加减法:头部烘热感重,加天冬、玄参;烦躁易怒,加生赭石、生磁石、珍珠母;房劳损精,加鹿角片、鹿茸、龟甲胶、巴戟天;肝血不足,加当归、炒白芍、五味子;肺痨气伤或咳血,加紫菀、百合、冬虫夏草。
以上内容由“杏林墨香”订阅号独家发布。本文参考了《徐宜厚皮肤病临证经验笔录》(徐宜厚,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购买途径全国新华书店
医药专业书店
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网站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