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仍处于扩散阶段,“拐点”至今未出现,但全国上下多个地区已经开始复工,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人流量剧增,疫情状况更加严峻。
尤其是那些为了生计已经开始回归职场的人群,不能再躲在安全的“温室”,开始每天挤公交、地铁,暴露在大环境中,或多或少都应该有一些担心,害怕自己一不小心也被传染。
该如何做呢?接下来堂主就与大家从中医的“治未病”来谈一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
中医“治未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有何意义?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这里的治,并不单纯指医疗,还含有管理、整理、治理的内容,治未病就是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汉代医圣张仲景十分重视治未病医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其主要体现于《金匮要略》一书中,所涉及的范围有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5个方面。接下来,堂主就跟大家重点谈一谈前三个方面。
未病先防
自我防护是疫情的重中之重,固生堂强烈建议:
①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哪怕最简单的。
②出门带两包纸巾,一干一湿。门把手,电梯按钮等,一律隔着干纸巾操作。
③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减少人员聚集,外出保持与人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咳嗽打喷嚏弯腰捂口鼻。
④回到家门口,先用湿纸巾擦手。回家后先洗手,把外套,手袋等挂在阳台上吹风,晒太阳。
而从这次的疫情来看,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除了做好以上防护措施以外,那就是提高身体抵抗力!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它的意思是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而邪气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一定是因为正气已经虚弱了。
从抗病能力这一角度讲,正气与人体免疫力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基本一致。
那如何提高抵抗力呢?
堂主建议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1、“吃”《素问·脏器法时论》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的观点,堪称中华民族饮食营养的纲要。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健的关键。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人体的细胞正常的运行需要能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支持,所以合理饮食有助于人体免疫力细胞的正常活动。
推荐食物:鱼类、豆类、牛奶、蔬菜、水果、谷物、蛋类等,尤其推荐可多吃生大蒜。
2、“睡”充足良好的睡眠是保持免疫力的重要条件之一。研究表明,熬夜会消耗机体肌肉组织,又会导致脂肪堆积。久而久之,这种体内营养成分的改变,就可能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
一般而言,正常成人应保证7~9小时的睡眠,老年人也应该不低于6小时。但具体情况要因人而异,以第二天醒来精力充沛为宜。
3、“动”运动能加速身体血液循环,对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很大的好处。在疫情的非常时期,运动建议在家里进行,可以下载个keep跟着教程做,也可以买个跳舞机在家对着电视跳,还可以做瑜伽、打太极等等。
4、艾灸“穴位”古代人们就有用艾草点燃预防瘟疫的记载,所以这次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可在室内点燃艾草烟薰起到对空气和物品灭菌消毒,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病特点,在人体可灸穴位:大椎、肺俞、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神阙、足三里、丰隆以达到除湿祛邪,防避瘟疫的作用。
大椎穴位置大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穴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气海穴位置:人体的下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关元穴位置:脐下三寸
神阙穴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足三里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丰隆穴位置:其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注意灸顺序先灸上,后灸下,先灸阳,后灸阴,一定要重灸1一2个小时为宜。
5、“药”1)健脾防感方
固生堂佛山国医馆吸呼科专家、省名中医李俊雄教授结合当前气候、水土、饮食、人文特点,拟出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减少被感染风险的适合南方人的中药调理处方。
扫码咨询购买适合人群:适合南方人群(北方人群可酌情调整)
药材:五指毛桃20、芡实15、茯苓20、山药20、谷芽20、麦芽20。
用法:三碗水煎煮成一碗水
由于地域的差异,北方可酌情调整,李俊雄主任推荐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下发关于《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第二版)》的通知中推荐的方子,此方可适用于流行期间普通人群的预防。
北京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预防方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2)中药空气消毒(熏香)
凡瘟疫之流行,皆有秽恶之气”。用香防治瘟疫,是中华民族先祖的智慧结晶和经验实践。在中医中许多经典医书如《黄帝内经》《温病条辩》《千金方》《伤寒论》都记载了用熏香来防治瘟疫的记载。
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传染途径多(唾沫传播、接触传播以及一些还未确定和发现的传播方式)、传染速度快、无症状者也能传播......等多个特点。
焚香,可通过“气治”的方法来预防传染性疾病效果也挺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介绍,在疫气流行时,房内可用苍术、艾叶、丁香等药熏烟进行空气消毒。而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固生堂佛山分院专家李俊雄医生,建议用熏苍术、艾草对进行空气消毒,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体预防或居室内空气消毒。
苍术的使用方法:
1)用量:平米房子,用50~g生苍术/苍术粉;每天熏一次就行
2)注意:若生苍术不好点燃可能是因为太潮湿了,建议烘干脱水再点。在熏香过程要注意防火安全。
操作视频
▼▼▼
无论是从专家口中,还是那些战胜疫情的人口中,都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信息:抵抗力是战胜本次疫情的关键!也就是说,提高身体抵抗力贯穿于“治未病”的5个方面,适用于治未病,也适用于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
有病早治
《金匮要略》云:“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这其中仲景示以人们若一时不慎而感受外邪,必须及早治疗,防微杜渐,以防病邪深入于内,灭病邪于萌芽之时。
目前,河南省建立了中西医协同机制战疫情,对疑似病例及早进行中医药治疗,能够减轻症状,防止病情恶化。
2月9日,记者从河北邢台市获悉,2月7日确诊的河北邢台市内丘县隐瞒事实病例由于病程长(1月18日发病),隐瞒病史,失去最佳治疗机会,终因新冠肺炎致多脏器衰竭,经抢救无效于昨晚8点左右死亡。
隐瞒病情,失去了最佳治疗的时期,让病情危重,这是最危险的行为!
如今国家甚至对“隐瞒病情”的人处以治刑事责任,目的不仅是为了减少传染,也是为了挽救隐瞒病情的人的生命。
隐瞒病情,害人害己,且要承担法律责任,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尽早求医。
已病防传
已病防传指的是疾病初期应加以治疗和预防,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加重,损害更多的脏腑。
目前,中医介入治疗确诊病例,对轻症病人根据症状、舌苔等不同辨症论治,能够有效减轻发热、咳嗽等,帮助康复。
医生
点击图片即可预约医生李俊雄
主任中医师
广东省名中医
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医院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呼吸学组组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哮喘联盟负责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佛山市中医药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咳喘专科学术带头人。
擅长
中西医结合救治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疾病(成人及小儿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有丰富经验,治疗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有较好的疗效。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出诊时间
周一/五/日晚上,19:30~21:30,佛山南海分院
周三下午,15:30~17:30,佛山南海分院
注:文章配图来自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