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调理理疗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重点传染病中的作用,近日,陕西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印发重点传染病中医防治方案(年版)的通知》,根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布鲁氏菌病、梅毒等四种重点传染病组织制定了中医防治方案(年版),内容如下:

麻疹中医防治方案

(年版)

麻疹是由外感麻毒时邪(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时行疾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泪汪汪、全身布发红色斑丘疹及早期口腔两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为特征。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为多。由于我国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已近50年,麻疹的流行已得到控制,只是一些散发病例及小范围的流行。

一、疾病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麻疹诊断依据:

1.易感儿在流行季节有麻疹接触史。

2.初起发热,流涕,咳嗽,两目畏光多泪,口腔两颊粘膜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典型皮疹自耳后发际及颈部开始,自上而下,蔓延全身,最后达于手足心,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可散在分布,或不同程度融合,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和棕褐色色素沉着。

3.实验室检测:采血前8d-56d内未接种过含麻疹成分减毒活疫苗,而出疹后28d内血标本中麻疹IgM阳性;咽试子或尿液标本中麻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恢复期血标本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转阳。

以上诊断具备第2项,参考第1、3项即可确定麻疹的诊断。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以下方药剂量均以学龄前儿童为标准,临床可根据患儿年龄及个人临床经验进行调整。

1.顺证

(1)邪犯肺卫(初热期)

症状: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两眼红赤,泪水汪汪,倦怠思睡,小便短赤,大便稀溏。发热第2-3天,口腔两颊粘膜红赤,贴近臼齿处见微小灰白色麻疹粘膜斑,周围红晕,由少渐多。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方药:宣毒发表汤加减。

组方:升麻3g,葛根3g,荆芥5g,防风6g,薄荷3g,连翘6g,前胡3g,牛蒡子5g,甘草3g,桔梗3g。

加减:咽痛蛾肿者,加射干3g,马勃3g,以清利咽喉;壮热阴伤,加生地6g,玄参6g,石斛3g,以养阴清热;烦闹,尿黄赤短少者,加竹叶6g,佩兰3g,滑石3g,以清热利尿;风寒外束,腠理开合失司,影响透疹者,加炙麻黄3g,桂枝3g,以辛温透表。

(2)邪炽肺脾(见形期)

症状:发热持续,起伏如潮,阵阵微汗,谓之“潮热”,每潮一次,疹随外出。疹点先见于耳后发际,继而头面、颈部、胸腹、四肢,最后手心、足底、鼻准部都见疹点,即为出齐。疹点初起细小而稀少,渐次加密,疹色先红,后转暗红,稍觉凸起,触之碍手,伴口渴引饮,目赤眵多,咳嗽加剧,烦躁或嗜睡。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凉解毒,佐以透发。

方药:清解透表汤加减。

组方:金银花5g,连翘5g,桑叶5g,菊花3g,西河柳6g,葛根5g,蝉蜕3g,牛蒡子6g,升麻3g。

加减:若疹点红赤、紫暗,融合成片者,加丹皮5g,紫草5g,以清热凉血;热炽口干者,加生地5g,玄参5g,以生津清热;咳嗽盛者,加桔梗3g,桑白皮5g,杏仁3g,以清肺化痰;壮热、面赤、烦躁者,加山栀3g,黄连2g,石膏10g,以清热泻火;齿衄、鼻衄,加藕节炭5g,白茅根6g,以凉血止血。

(3)肺胃阴伤(收没期)

症状:疹点出齐后,发热渐退,咳嗽渐减,声音稍哑,疹点依次渐回,皮肤呈糠麸状脱屑,并有色素沉着,胃纳增加,精神好转。舌质红,少津,苔薄,脉细软或细数。

治法: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组方:沙参6g,麦冬6g,天花粉3g,玉竹6g,扁豆6g,甘草3g,桑叶6g。

加减:低热不退,加地骨皮5g,银柴胡5g,以清肺退虚热;纳谷不香,加谷芽5g,麦芽5g,以养胃健脾;大便干结,加肉苁蓉6g,火麻仁8g,以润肠通便。

2.逆证

(1)邪毒闭肺

症状:高热烦躁,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喉间痰鸣,疹点紫暗或隐没,甚则面色青灰,口唇紫绀。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组方:炙麻黄3g,石膏10g,杏仁3g,甘草3g。

加减:咳剧痰多者,加浙贝母6g,竹沥5g,天竺黄5g,以清肺化痰;咳嗽气促者,加苏子6g,葶苈子6g,以降气平喘;口唇紫绀者,加丹参5g,红花3g,以活血化瘀;痰黄热盛者,加黄芩5g,鱼腥草5g,瓜蒌6g,以清肺解毒;大便干结,苔黄舌红起刺者,加黄连3g,大黄3g,山栀3g,,以苦寒直降里热,泻火通腑,急下存阴。

(2)邪毒攻喉

症状: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声重浊,声如犬吠,喉间痰鸣,甚则吸气困难,胸高胁陷,面唇紫绀,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清咽下痰汤加减。

组方:玄参6g,射干3g,甘草3g,桔梗3g,牛蒡子6g,银花5g,板蓝根6g,葶苈子6g,全瓜蒌6g,浙贝母6g,荆芥3g。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大黄3g,玄明粉3g,以泻火通腑;咽喉肿痛者,加重楼5g,以清利咽喉。若出现吸气困难,面色发绀等喉梗阻征象时,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

(3)邪陷心肝

症状:高热不退,烦躁谵妄,皮肤疹点密集成片,色泽紫暗,甚则神昏、抽搐。舌质红绛起刺,苔黄糙,脉数。

治法:平肝熄风,清营解毒。

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

组方:羚羊角粉0.3g(另调服),钩藤6g,桑叶6g,菊花5g,茯神6g,竹茹6g,浙贝母6g,鲜生地5g,白芍5g,甘草3g。

加减:痰涎壅盛者,加石菖蒲3g,陈胆星3g,全瓜蒌5g,鲜竹沥5g,以清热化痰开窍;大便干结者,加大黄3g,芒硝3g,以清热通腑;高热,神昏、抽搐者,可选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镇惊熄风。

(二)中医特色治疗

1.中药成药

(1)银翘解毒丸,用于出疹期或疹末期之初。

(2)藿香正气液,用于疹前期或出疹期感受风寒兼见泄泻者。

(3)六神丸,用于出疹期或疹末期见麻毒攻喉、咽喉肿痛者。

2.药物外治

(1)芫荽子(或新鲜茎叶)适量,加鲜葱、黄酒同煎取汁。乘热置于罩内熏蒸,然后擦洗全身,再覆被保暖,以取微汗。用于初热期或出疹期皮疹透发不畅者。

(2)芫荽15g,浮萍15g,黄酒60ml,加水适量,煮沸,使药气熏蒸满室,再用毛巾蘸取温药液,包敷、擦洗颈部、胸背、四肢。用于初热期或出疹期皮疹透发不畅者。

(3)西河柳30g,荆芥穗15g,樱桃叶15g,煎汤熏洗。用于初热期或出疹期皮疹透发不畅者。

3.推拿疗法

初热期:推攒竹,分推坎宫,推太阳,擦迎香,按风池,清脾胃,清肺经,推上三关。

见形期:拿风池,清脾胃,清肺经,水中捞月,清天河水,按揉二扇门,推天柱。

收没期:补脾胃,补肺经,揉中脘,揉脾腧、胃腧,揉足三里。

三、调摄与预防

(一)预防

1.按计划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流行期间,要避免去公共场所和流行区域,减少感染机会。

2.麻疹患儿需要及时隔离,直至出疹后第5天,有并发症者应延长至出疹后10天。对接触者宜隔离观察14天,对已作免疫注射的接触者宜观察4周。

3.易感儿有明显麻疹接触史的,可及时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以预防麻疹发生。

(二)调护

1.卧室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受寒,避免过强阳光刺激;床铺被褥舒适柔软;环境安静。

2.注意补足水分,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发热出疹期忌油腻辛辣之品,恢复期宜营养丰富的食物。

3.注意保持眼睛、鼻孔、口腔、皮肤的清洁卫生,每天按时清洗,防止破溃感染,发生并发症。

(稿件来源: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赞赏

长按







































对氨基苯甲酸
怎样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yae.com/gyzz/2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