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6320392.html
年12月9日
佛山电台顺德《医家有嘢讲》
节目主持:碧云
主题:中药材系列8-冬令进补话鹿茸
嘉宾:医院主管中药师陈丽敏
点页面下方的“阅读原文”,再点击图中的三角符号,收听今天的节目录音。
节目预告:
12月10日(周三):围绝经期管理-2嘉宾:顺德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林少梅
12月11日(周四):专家门诊-儿科嘉宾:顺德妇幼保健院孙艳娜
12月12日(周五):专家门诊-骨科嘉宾:医院骨科大主任主任医师胡锐明
欢迎预先提交提问并留下电话号码
??????????????????????????
以下资料由陈丽敏药师提供
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之说。
自然界的动植物,特别是谷物类植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不同。人类到了冬季,也同样处于“封藏”时期,此时服用补品补药,可以使营养物质易于吸收蕴蓄,进而发挥更好的作用。
鹿茸,为梅花鹿或马鹿等雄鹿头上尚未骨化的幼角。古代医家认为,鹿之精气全在于角,鹿茸为角之嫩芽,气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功最胜,为冬令进补之佳品。
鹿茸甘、咸而温,入肾、肝经。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治疗肾阳不足,精髓亏损所致的男子虚劳精衰、精血两虚、腰膝酸痛、畏寒乏力、筋弱神疲、滑精阳痿、眩晕耳鸣、遗尿尿频,妇女宫冷不孕、崩漏带下及小儿肝肾不足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迟闭等。此外,还可用治疮疡久溃不敛或阴疽内陷不起之症。
主要含雌二醇、胆固醇,雌酮,软磷脂,脑磷脂,神经磷脂,磷脂酰胆碱,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硫酸软骨素A,前列腺素等;还含有大量骨胶质、脑素、磷酸钙、蛋白质、多糖、氨基酸及多种无机元素。
1.性激素样作用2.抗骨质疏松作用3.抗缺氧作用4.抗疲劳作用
5.提高免疫作用6.延缓衰老作用7.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作用
8.抗心肌缺血作用9.改善神经功能10.抗菌抗炎
服用鹿茸片时剂量为1-2g,将鹿茸原药材或鹿茸片粉碎为末,然后冲服,也可将鹿茸片置于口中含服,或泡药酒。于临睡前及晨起空腹时温开水吞服,一般连用5-7天为1疗程。如感觉尚好,无不良反应,可隔3-5天后再服。
1、服用鹿茸时最好不要喝茶、吃猪血、萝卜及生冷食物,尽量不要服用含有莱菔子、谷芽、麦芽和山楂等中药,因其会不同程度地削弱鹿茸的药力。
2、内有实火者不宜服用
经常流鼻血,或女子行经量多,血色鲜红,舌红脉细,表现是血热的人;
小便黄赤,咽喉干燥或干痛,不时感到烦渴而具有内热症状的人;
3、有“五心烦热”、盗汗、干咳少痰、舌面干裂、津少口渴等阴虚症状的人忌服;4、有高血压症,头晕、走路不稳,脉眩易动怒而肝火旺的人忌服;
5、正逢伤风感冒,出现头痛鼻塞、发热畏寒、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忌服;6、阳盛身体壮实者忌服;
7、可引起性早熟,故婴幼儿无肝肾阳虚证者忌服。
8、尿毒症患者、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鹿茸。
1.服用鹿茸宜从小量开始,缓慢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生风动,头晕目赤、伤阴动血。
2.不宜用量过大鹿茸常规用量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用量过大会使少数病人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出冷汗,甚至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这是因为鹿茸所含激素类物质刺激胃肠粘膜所致。大剂量鹿茸精给药,实验动物会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肝功异常、A/G比值降低,并出现颤抖、安静、气喘、流泪等症状。
3.过敏反应肌肉注射鹿茸精可引起过敏,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胸闷、大汗淋漓,重者可导致休克、死亡,过敏体质者慎用。
4.用药不当鹿茸为壮阳之极品,补虚作用较好。阴虚内热、肝阳上亢、里热实症、外感热病者等均不宜使用。无明显虚损的儿童大量或长期服用也会出现口干咽痛、烦躁、大便干结等燥热之象,甚者会造成亢奋、痤疮、早熟等内分泌紊乱现象。
1、枸杞鹿茸酒材料:枸杞-克,鹿茸片40g,50度以上的白酒1升(2斤)做法:将枸杞鹿茸置白酒中,浸泡二周。用法:每日服25-50ml,2次/日饮酒服用。2、枸杞鹿茸茶材料:枸杞3-5克,鹿茸片2-3克。做法:将枸杞鹿茸置杯中,加沸水,盖后5分钟饮用,反复冲服至无味。3、红枣鹿茸茶材料:鹿茸片2-3克,红枣5个。做法:红枣鹿茸置杯中,加沸水,盖后5分钟饮用,反复冲服至无味。4、直饮鹿茸茶材料:鹿茸片2-3克。做法:将鹿茸片(或研末)置杯中,加沸水,盖后5分钟饮用,反复冲服至无味。5、鹿茸小米大枣粥配料:鹿茸2-5克,小米(或粳米)克大枣10个。做法:用鹿茸片(粉)与小米(或粳米)大枣洗净放入锅内,熬制成粥食用。吃法:每日1次,早晨食用。6、鹿茸老鸡汤材料:鹿茸片15克,大枣15个,克鸡(鸭、鹅、鸽、猪瘦肉等)。其它作料(如葱、姜、盐)做法:取茸片15克与鸡(鸭、鹅、鸽、猪瘦肉等)、枣或其它佐料置在电饭煲或沙锅内、炖3-5小时后食用,可分多次食之。
7、人参鹿茸鸡肉汤
配方:鸡肉克,红参(或高丽参)12克,鹿茸32克。制作:取鸡胸肉或鸡腿肉洗净,去皮,切粒;人参切片。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加盖,隔水慢火炖3小时,汤成可供饮用。适用:大病或失血后,伤及元气,或房劳过度,耗竭肾精,畏寒肢冷,不育不孕,可大补元气,温壮肾阳,此汤与参茸同用,补气而壮阳,人参能大补元气。
8、鹿茸淮山竹丝鸡汤
配方:鹿茸4克,淮山药40克,竹丝鸡克。制作:鹿茸、淮山药洗净;竹丝鸡肉去皮,洗净切块,放人开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水。把用料放炖盅内,加适量开水,隔水慢火炖2~3小时,汤成趁热服。适用:此汤功能温壮肾阳、收敛止带。
1、按采收时间分为:头茬茸、二茬茸
2、按生长年限分为:梅花鹿茸(二杠茸、三叉茸、三岔);马鹿茸(单门,莲花,三岔,四岔)
3、按加工过程分为:排血茸,带血茸
排血茸片与带血茸片的区别
排血鹿茸饮片:鹿茸饮片多加成圆形薄片或破碎薄片,胶质透明,无角质化,外皮薄呈浅棕色或灰黄色(王求淦.基层中药杂志,;(4):12),由于排血干净饮片呈白色,或黄白色,结构清晰,外观色美,体轻,气微腥,味微咸。此种排血片在某些地方习惯应用,并误认为茸片越白越好,黑的不好,这是不科学的。经研究证实鹿茸内液体物,其中含有大量药效较高的鹿茸精,排血茸茸内的液体药物几乎全流失,所损失的液体药为鲜茸重量的8%~9%(秦荣前.中药材科技:(4):34),为提高商品茸的质量,现多改为带血加工。
带血鹿茸饮片:圆形薄片或破碎薄片,外皮较硬,皮色灰暗黄,饮片多呈黑色或血色,茸的尖部首层白如腊,油润如脂,气味腥浓,味微咸。
4、按切片部位分:从上到下,大体分为蜡片,半腊片,白粉片,红粉片,沙片,骨片。按质量区分也是蜡片,白粉片,红粉片,沙片,骨片。腊片为鹿茸顶尖部分最嫩地方的切片,质嫩,油润如脂,色如蜜蜡,品质最优。
腊片
红粉片
鹿全身都是宝
鹿角鹿脱盘:为雄鹿已骨化的角,味咸,性温,入肝、肾经,可补肾助阳,强筋健骨,可作为鹿茸的代用品,但药力较弱,长于活血散瘀消肿,可治疮疡肿毒,瘀血疼痛,内服、外用均可,每取6-15克,煎服或研末服。
鹿角胶为鹿角煎熬浓缩而成的胶状物,药力较鹿茸缓和,味甘而咸,性温,入肝、肾经,可补肝肾、益精血,兼可止血,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虚寒血症,崩漏下血,便血尿血以及阴疽内陷者,每取3-6克,烊化饮服。
鹿角霜为鹿角熬膏后所存残渣,味甘,性微温,功用同鹿角,但药力较逊,偏于收敛,有涩精止血之功。常用于脾肾阳虚,白带过多,遗尿尿频,崩漏下血及疮疡后久不收敛者,每取9-15克,煎服。外用适量。
鹿茸血:补虚,和血,壮阳,治虚损腰痛及心悸,失眠,崩漏带下。有促进新陈代射的功能,增强体质和促进机体机能的作用,对治疗神经衰弱及各种虚损症疗效甚佳。
鹿鞭:补肾壮阳益精。治劳损,腰酸痛,肾虚,耳聋,耳鸣及阳痿,宫冷不孕等。
鹿尾:滋补强壮剂,暖腰滕,益肾精,及肾虚,遗精,头昏耳鸣等。
鹿胎粉及鹿胎膏:补气益血,调经散寒。为妇科良药,对于气血不足,虚弱消瘦,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寒湿带下,久婚不孕,虚寒崩漏等疗效显著。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鹿筋:壮筋骨,治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转筋。
鹿骨胶:补血损,强筋骨,治劳损,转筋,腰膝疼痛酸软。
鹿骨膏:由鹿骨加鹿皮或中药蒸制而成,能益气补血,强筋壮骨,活血祛风,对老年体弱者有较好的强健作用。
鹿脂:温中散寒通肌理,治臃肿,四肢不遂,面疮等。鹿肾:补肾气,安五脏,治肾炎,肾虚,耳聋等。
鹿心:养气补血,安神气血两亏,心慌心悸,风湿性心脏病。
鹿肝:对维生素A缺乏症有明显疗效,对甲肝、乙肝及各类肝病、眼病的治疗也有其特效。
鹿肉:鹿肉肉质细嫩,味鲜营养价值高(即高蛋白,低脂肪)。中药典籍记载其具有补五脏,调血脉,益气力,强筋骨之功能。
??????????????????????????
点“阅读原文”,再点击图中的三角符号,即可重温今天的《医家有嘢讲》节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